中石化副總地質師、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金之鈞透露,到2020年,中石油計劃生產頁巖氣100億-150億立方米,中石化的計劃是100億-130億方立方米。
“中石油和中石化再加上其他企業的產氣量,有望實現《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里面提出的2020年300億立方米頁巖氣的發展目標。”郭焦鋒分析。
金之鈞建議,“十三五”期間,應進一步加大資源評價的力度,摸清家底,這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國家做各種規劃的基本依據。
金之鈞介紹,我國尚未開展全國范圍內的資源評價,不同單位用類比法和體積法對我國頁巖氣資源進行了初步估計,但相差較大。
其中,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2009年對主要盆地作出的評價是10萬億-20萬億方立方米;中國工程院2012年用專家法對主要盆地和地區做出的評估值是10萬億-13萬億立方米;國土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2012年對全國陸域做出的評估25.8萬億立方米;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2014 年對全國陸域做出的評估是18.6萬億立方米。
同時,今年上半年,財政部已經明確“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對頁巖氣開采企業給予補貼,其中:2016-2018年的補貼標準為0.3元/立方米;2019-2020年補貼標準為0.2元/立方米。
“國內開采頁巖氣的熱情并未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帶來的太大影響。”郭焦鋒分析,目前頁巖氣井口成本大約在1.5元/立方米,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實際上頁巖氣井口成本已經低于1.5元/立方米了,頁巖氣成本的核算要看全生命周期成本,到今年年底中石油和中石化就具備核算條件了。”雷懷玉分析。
不過,林伯強相對悲觀。“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的下跌,已經影響了美國頁巖氣開發商的投資熱情,中國的開發商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國際油價已經傳導到了國內天然氣價格,今年4月1日國家已將各地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預計非居民用氣價最近將可能最高下調30%,頁巖氣投資開發的收益率會大大降低。”林伯強分析。
中石油規劃總院管道所副所長楊建紅對記者分析,兩桶油和其他參與開發的國企受天然氣價格下調的影響不會太大,兩桶油可以在常規氣和頁巖氣產能之間進行調配,但是對民營企業影響可能會很大。
雷懷玉解釋,對石油國企以外的參與企業而言,最為重要的是期望能拿到品質相對較好的資源區塊,建議國家“十三五”能夠在頁巖氣區塊開放上更進一步,拿出更好的頁巖氣區塊給廣大的參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