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環保部已出臺VOCs的系列標準、監測技術規范、分析方法等,為“十三五”VOCs減排的監督考核奠定了基礎。大氣污染治理業內人士估計,VOCs監測治理市場規模可望有千億元。
VOCs監測治理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元
據悉,北京已發布的《關于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標準的通知》規定,達標排放的收費標準為每公斤10元,對于存在未安裝廢氣治理設施,或廢氣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或揮發性有機物超標排放等環境污染行為的,收費標準為每公斤40元。也就是說,超標排放需要支付達標排放4倍的費用。所以說,排污企業為了支付更少的費用,需要進行VOCs達標排放治理。
對此,有企業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也給治理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尤其是石化行業的VOCs治理,已經回收減排了70%—80%,余下20% —30%VOCs治理,屬于二次治理凈化,需要更高技術。對于包裝印刷行業,有業內人士預計,企業一年繳納VOCs排污費要2萬—3萬元,治理費用可能更需要10萬元以上。
此外,天津等國內部分試點地區就規定,企業VOCs排放速率或排氣量達到一定規模的,必須配套建設VOCs在線監測設備,廣東、北京、河北等省市也在研究制定在線監測具體方案。有繳也有獎,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省市已頒布相關獎補政策,即企業VOCs減排,可以享受獎勵補貼。
“與二氧化硫等常規污染物相比,VOCs成分復雜,污染源點多面廣,且無組織逸散排放,末端治理效果微乎其微。”行業人士坦言,只有做到分行業總量控制,具體項目減排措施做到點對點,從源頭消滅或減少排放,才能有效實現VOCs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