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石化行業在發展中總量問題和結構性問題并存,而且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行業專家指出:“當前要突出抓好行業結構性改革,重點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既要做好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減法,推動落后產能加快退出,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也要做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加法。”
石化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需做好“加減法”
石化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首先要做好減法。為了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積極穩妥處置 ‘僵尸企業’”的目標,以原油加工、氮肥等為代表的傳統產業要采取兼并重組等措施,并輔以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從根本上扭轉產能無序擴張的趨勢,實現全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然,供給側改革應該是一個不斷推進的持續性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去產能化。不僅要根據需求調節產能,而且要適當優化參與主體,讓投資主體對自己的經營結果負責;特別是要推動國有企業在競爭性領域里的改革。建立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是優化提升供給側的一項有效措施。供給側改革削減產能,更多地應靠市場的自主調節,干不下去的就要關停,并防止一旦市場好轉又開始重復建設,產生新的富余產能。企業則要主動積極地對過剩產品進行結構調整,研究如何使其升級換代,而不是輕言改行和輕易放棄。
另外,石化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還要在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方面做好加法。要提供高附加值和市場需要的產品,并要通過做強增量向高端市場發力,并以綠色發展為突破口,通過創新在拉長產業鏈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