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報告中指出,影響煤炭行業運行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有三個:
煤炭行業發展低迷 改革重組勢在必行
一是市場供需嚴重失衡。一方面,受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優化、能源結構變化、生態環境約束等因素影響,2012年以來煤炭需求增速放緩;另一方面,近10年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加,目前現有生產能力40億噸左右,在建規模11億噸。與煤炭需求相比,煤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與此同時,煤炭進口繼續保持高位,進口煤炭價格仍具有較大競爭力。
二是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不合理仍然突出,生產集中度低、人均效率低、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煤炭安全開放、潔凈生產、深度加工仍面臨諸多問題。
三是體制機制約束。行業管理弱化,企業管理粗放,稅費負擔重,社會職能分離難,退出機制不完善,制約煤炭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
而這些導致煤炭業低迷的原因,在短時間之內很難解決。林伯強在談到2016年煤炭市場走勢時預測,目前煤價下跌的空間已經很小,但煤炭市場行情卻是更加糟糕,因為供過于求的問題依然存在,同時,因為涉及到成本問題,進口煤對國內煤企的沖擊還會繼續。
“煤炭企業如何應對目前需求低迷、量價齊跌的局面?煤炭消費峰值已經非常接近,所以解決的根本在于減少產能以平衡供需,主要通過主動平衡和被動平衡。被動平衡由政府主導,政府通過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為由,關停落后產能;主動平衡則主要指企業自我限產。”林伯強對記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