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配色第1步是制作單色樣板。實際應用中為了達到較高的配色精度,針對某個顏料,就要采用一系列的濃度制作單色樣。通常每一顏料從可能的最低至最高大致等分地分成6檔濃度比較適宜。
第2步是建立基礎數據庫。用分光光度計測試第1步制作的單色樣板的反射光譜數據。由于庫貝爾卡-芒克理論僅適用于光線在不透明介質中被吸收和散射的情況。因此應該選擇能夠去除鏡面反射光的分光光度計進行測試。而單色樣樣板也應該是不透明的。測試數據按不同著色濃度分別輸入電腦。沒有經過著色的本色樣板數據也要作為本底輸入數據庫。不同型號或配方的塑料要建立不同的數據庫。
第3步是標樣測色。標樣應該是不透明的,否則不在本文討論的范圍內。
電腦配色著色應用
第4步是電腦模擬。電腦配色應該由具有一定配色經驗的人員來操作。首先挑選3種可能的顏料讓電腦進行試配色。根據電腦給出的配方濃度再次選擇相應濃度的顏料基礎數據進行模擬就可得出首次配色結果。如果給出的預測色差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差距太大就應該選擇其他顏料組合重新擬配。雖然現在有些配色軟件聲稱能自動輸出最佳配方,但實踐中發現人工介入的手動方式往往是效率最高的。
第4步是根據電腦模擬給出的配方進行小樣試驗。將小樣測色結果輸入電腦進行色差比較,如果達不到要求就進行校正運算。按照修正配方再次進行小樣試驗直至達到規定的色差要求。
電腦配色速度快、試驗次數少,還能在做實防試驗前在電腦上用不同的顏料組合進行配色模擬,預測色差效果、顏料成本等。當然對半透明塑料、熒光塑料等的配色目前還存在困難,而深色塑料的配色精度還不夠理想。總之,電腦配色雖不能替代人工配色,但卻是配色人員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