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鹽業集團”)兩家二級子公司近期已停產,且出現資金周轉困難,部分銀行貸款已逾期。
這兩家子公司為江蘇省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林艾普”)、江蘇省東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泰化工”),銀行逾期貸款分別為2.59億和0.89億,貸款行包括中信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部分銀行已向法院提起訴訟。
目前,我國化工行業約有過半的產品領域存在著產能過剩問題,過剩程度從30%-50%不等,包括上述兩家化工企業所處的脂肪醇、紡織印染助劑、燒堿等化工產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進一步獲悉,2013年底,上述兩家公司已因虧損停產,彼時兩家公司總計超14億的貸款風險便開始暴露,資金周轉出現困難,部分貸款本息出現逾期。
“現在兩家企業擬進行重組,江蘇鹽業集團正在協調鎮江地區政府、銀行等部門。”該人士表示。
老廠停產
格林艾普成立于1992年,是江蘇較早生產化工原料和精細化工品的企業之一,目前其總資產超過10億元,生產能力處于相關領域企業前列;東泰化工則是一家具有50年歷史的老廠,是國內脂肪醇、紡織印染助劑的骨干企業,2012年還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08年兩家公司隨同原無錫二十一世紀集團被江蘇鹽業集團并購,后者為此組建了一家江蘇新世紀鹽化集團。
“由此,江蘇鹽業集團得以進入化工領域,這也是鹽業集團擴展產業鏈的一個布局。”上述知情人士稱。
江蘇省鹽業集團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投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并獲授權為國有資產投資主體,注冊資本8億元,資產總額數十億元。
在隨后幾年,江蘇鹽業集團嘗到了化工產業擴張的好處,格林艾普產品線迅速擴展至燒堿系列、聚氯乙烯樹脂系列產品,并打開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銷市場。2011年高峰時,新世紀鹽化集團總資產超過20億元。
不過,此后情勢急轉直下。“我們與格林艾普都曾有過輝煌,這兩年又都面臨困境,現在沒有了產出又要維持基本開支,還要被各路債權人釜底抽薪。”常州一家化工企業人士如此形容2012年以來蘇南化工企業的生存狀態。
蘇南是國內化工產業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見證了化工行業近年過山車般的行情。以東泰化工主業脂肪醇為例,2005年國內企業開始出現改、擴建和新建脂肪醇工廠的高潮,中間經過短暫低潮,2011年前后產能已瘋長達到全球近30%,產能嚴重過剩,2012年后眾多小型企業開始出現經營艱難。
又以格林艾普從事的氯堿產品為例,2012年8月以來,國內燒堿市場不斷下跌,由于產能過剩嚴重,氯堿行業虧損面超過四成。
據上述常州化工企業人士介紹,目前蘇南還有其他化工企業嚴重虧損,其所在公司2013年虧損近億元,公司已下達文件,要求2014年可控期間費用同比下降1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鎮江市政府處也證實,格林艾普、東泰化工因嚴重虧損擬重組已經停產,其中格林艾普1月中旬之后就一直處于停工狀態。
14億貸款高懸
在上述兩家企業停產前后,作為主要債權人的商業銀行已坐立不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除了鎮江當地銀行機構外,兩家化工企業還與無錫、南京的金融機構有業務往來。目前,債權銀行已分別向南京中院、無錫中院、鎮江中院對兩家企業提起訴訟。
“目前,貸款逾期金額總計3.5億左右,中信、建行、民生、興行等銀行已提起訴訟,并申請進行訴前資產保全。”上述知情人士稱。
截至目前,兩家公司總貸款高達14億元。其中格林艾普貸款總額11.1017億元,2.5944億已逾期;東泰化工貸款總額3.0573億元,8915萬元已逾期。
值得關注的是,兩家化工企業的危機還將波及江蘇鹽業集團,上述銀行在起訴中,已經向江蘇鹽業集團遞送傳票,緣由是后者為兩家公司貸款提供了擔保。
上述人士透露,作為支持控股公司新世紀鹽化集團的骨干企業,江蘇鹽業集團為兩家化工企業提供的擔保并不少,在2011年高峰時,江蘇鹽業僅為格林艾普進行的貸款擔保就高達3.5億元。
目前,江蘇鹽業集團被要求代償的擔保已有1.7億元,而其2012年凈利潤僅為2.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