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pvc塑料網訊,人類目前使用的塑料袋每年都會超過一萬億個,而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會被當做垃圾埋入到地中,從而對環境造成污染。由于這些塑料袋是由合成聚合物做成的,這些聚合物大多數是不能夠進行生物降解的,所以為了挽救地球的生態環境,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去尋找到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來消化這些危害物,以減輕環境上的負擔。日前,刊登于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一種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已經找到了。

該項研究發現蠟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幼蟲能夠對聚乙烯進行快速的生物降解,消化后產生出來的是乙二醇。據《經濟學人》報導,西班牙坎塔布里亞大學的一位生物學費德麗卡·貝爾托基尼偶然有此發現。
研究者發現當他們把這些蟲子放入到聚乙烯的薄膜當中,大約四十分鐘后,薄膜就會開始出現被吃掉后所產生的洞,平均每只蟲子大概可以“吃出”2.2個洞。那么他們已經測算出來,100只幼蟲大概需要花12小時就可以吃掉一個普通塑料袋的一小部分。

此外,貝爾托基尼以及她的同事發現這種幼蟲不僅可以消化聚乙烯,而且可以進一步的通過化學轉化將它變成了乙二醇,不過,現在還存在一些問題尚未解決,特別是利用這些蟲子進行垃圾處理的效率問題。另外,這些蟲子消化完塑料垃圾后產生的副產品是否有毒,還有待觀察。因此,這個發現能否成為塑料垃圾處理這個大問題解決良方,恐怕還難以定論。
盡管塑料降解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因為我們現在知道如何將這些塑料垃圾進行生物降解,就覺得亂扔塑料垃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地球的生態環境是屬于這個星球上所以生物的,如果我們只會不斷的生產塑料垃圾的話,總有一天會危及到人類的生存,所以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產品,多使用可以重復利用的產品,也許著才是對環境以及未來負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