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6年中國工信部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抓創新、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鞏固提升傳統優勢,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努力保持工業經濟呈現一個持續健康的發展。
“中國制造2025”助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展望2016年,中國勞動力供給減少造成的制造業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趨勢不變,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智能制造裝備的需求依然相對強勁?!?ldquo;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征求意見稿)》印發后,與《中國制造2025》相關的智能制造專項規劃和機器人 “十三五”規劃在完善之后有望于2016年一季度后期出臺。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全面啟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一是包括去年5月19號經過國務院已經發布的這個大的規劃,現在正按照部署加緊編制11個重點工程實施方案、重要規劃、行動計劃。二是圍繞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和高端裝備創新這五大領域,推動五大工程。比如工業強基工程今年將集中解決30項到50項標志性的產品和技術,來解決基礎上面的問題。三是制定“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把制造業、 “互聯網+”和“雙創”緊密結合起來。四是繼續出臺一批配套政策。
具體措施還包括:制定實施機械、汽車、輕工等六大行業分業施策專項方案;推進“中國制造2025”“1+X”體系;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等。
據介紹,工信部已聯合行業內外的9家企業投入5億元資本金,正組建動力電池研究院,或者動力電池的研究研發平臺。“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決定了(新能源汽車)整車的性能、質量、安全等各方面。”苗圩表示,在全面啟動“中國制造2025”的相關工程中,動力電池創新是走得比較靠前的。
苗圩強調,現在在政策工具箱里面有不少的儲備,隨著工業經濟的情況變化,將會報國務院批準以后,及時出臺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保持工業經濟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