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就再生行業是否會消失的問題來說,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雖然廢瓶回收乃至整個再生塑料行業都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是如果對這些廢品置之不理,不去回收,將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同時廢塑料回收還極大的節約了資源,這也比較符合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再生塑料行業對環境的污染或是自取滅亡
那么,未來再生聚酯行業將如何發展呢?當然現在的以小微型家庭作坊為加工主體的運行方式從國家層面上來講是不能獲得支持的,后期政府檢查整頓的力度也不會減輕。而就未來瓶片行業格局的發展方向來看,目前業內也有不少廠家已經有所預見,今天就此班門弄斧,簡要介紹一下幾種暢想。
一方面就瓶片廠來說,資源整合,做大做強一直是業內廠家的目標,而就目前來看,國家似乎也有此種整改意向。就以目前北方市場風頭正盛的環嘉集團來說,幾個月前與國企簽訂合作協議,九、十月份就開始在北方市場大量采購貨源,且報盤價格相對較高,極大的調動了北方市場的交投積極性,給一直主導瓶片市場的化纖廠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由此可見,瓶片的價格不是不能由清洗廠說了算,只是我們自身的規模還是太弱小,才給了下游廠家以可乘之機。由此來看,國家扶持大型清洗廠,是未來瓶片行業的一個途徑。
另一方面就化纖廠來說,近年紡織行業運行十分艱難,廠家利潤微薄,且多數企業都小有規模。就未來的發展來看,不僅是廠家的運行成本亟待降低,以小微型清洗廠為供貨主體的采購方面也需要轉變。因為環保整頓形勢較為嚴峻,瓶片加工作坊人人自危,后期被取締的可能性非常大,化纖廠深諳唇亡齒寒的道理,這方面自然會有所準備。因此不少化纖廠對未來市場的運行來看就是自建清洗廠,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還可以保證原料的供應,可謂是“萬全之策”。
而就小微型的加工廠來說,后期搞毛瓶壓塊也是一大出路。這樣既沒有環保壓力,又可以保證在既定行業的優勢,因此這也是后期小加工廠較為靠譜的發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