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4月,國際原油都在展示著其強勁的反彈動力。進入5月,油價再破年內新高。WTI原油期貨價格在本周三突破了60美元/桶,日內最高達到61.69美元/桶,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從5年低位回升,本周三觸及68.32美元/桶。
本周二公布的API庫存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下降150萬桶,而庫欣地區庫存更是連續兩周下降,這直接刺激美原油價格創下年內新高。周三公布的EIA庫存數據也顯示,截至5月1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388.2萬桶至4.8703億桶。
短期內油價反彈趨勢似乎已確定,自去年原油暴跌之時,市場就開始不斷猜測油價的底部和反轉時點。而如今油價真的能穩步回升,就此反轉嗎?
對此,建信期貨大宗商品部副經理朱鳴元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就CFTC持倉而言,原油近期上漲,資金推動屬性更為明顯,短期原油資金面和基本面正在背離,油價上漲的可持續性值得懷疑。
“而原油庫存回落甚至增速變緩是不是利多尚言之過早,近期庫存意外減少不足以說明消費出現明顯回升。”朱鳴元解釋道,且庫存下降的僅僅是庫欣地區,全球整體庫存仍處于高位。美國EIA數據顯示,美油當周庫存4.8703億桶,市場何時才能徹底消化仍是問題。
據了解,原油庫存不斷創出新高,自10年最高到80年最高,一直升至有記錄以來的新高。這根繃得緊緊的“弦”但凡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對短期的原油市場都是一個極大的利多。但長期而言,龐大的庫存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將繼續打壓油價。朱鳴元說,目前作為最大供應增長點的美國,其原油產量并沒有明顯減少。
與此同時,一直以來壓制油價的另一“主謀”美元指數,在今年一路高歌猛進劍指100大關,雖兩次觸及但很快回落。而國際原油也從其第一次回落,便開始了反彈。申銀萬國期貨原油研究團隊向記者表示,美元與大宗商品負相關關系從去年原油下跌起,就開始不斷增強,至今年年初原油價格處于底部盤整之時,其與美元的相關性才開始走弱。然而,當原油開啟這波反彈,二者之間相關性再次走強。這就意味著短期之內,甚至可以說在美聯儲沒有確認加息前,美元走勢將是主導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雖然目前美元態勢偏弱,但未來其升值壓力不可小覷。申銀萬國期貨原油研究團隊認為,美元這波下跌不單是美國經濟出現疲態,更是其政策動作的體現。前期,由于低油價和美國國內就業形勢良好,美國對美元的上漲并不十分關心。因為低油價和美國國內就業形勢良好會拉動經濟增長,這足以抵消美元上漲帶來的出口下降以及低通脹等不良影響。
但美元強勢攀升的后果卻遠超預料——美國一季度進口數據激增而出口疲軟,且國內經濟增速大幅放緩,2015年一季度GDP增長僅為0.2%。美聯儲不得不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強勢美元為經濟形勢帶來的負面效應,這在3月和4月的議息會議紀要中均有所體現。目前看來,美元在短期內將繼續走低,但長期來講,歐、日等地的量化寬松政策勢必會給美元極大的升值壓力。此外,若美國就業數據持續走好,屆時美聯儲也開啟加息,美元高漲,油價似乎難逃再遭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