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回收醫療垃圾物,再加工賣出賺錢。去年10月18日,歷城警方會同環保部門對一出租院進行突擊檢查,當場查獲塑料輸液器、注射器、試管等醫療廢物近220噸,抓獲犯罪嫌疑人聶某。因涉嫌環境污染事故罪,聶某被刑事拘留,這是警方破獲的首起涉醫療廢棄物環境污染案。
近日,歷城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聶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12萬元。
去年10月18日,歷城公安分局食藥環偵中隊會同歷城區環保局對歷城區小徐家村一出租院進行突擊檢查,當場查獲塑料輸液器、注射器、試管等醫療廢物近220噸,經歷城區環境保護局鑒定,當事人聶某回收站中存放的這些醫療廢棄物均為危險廢物。這是濟南警方破獲的首起涉醫療廢物環境污染案。
在收購窩點,民警發現一臺專門用來粉碎醫療廢物的機器。民警調查得知,聶某以幾元一袋的價格,從醫院、診所收購塑料輸液器、注射器、試管等醫療廢物并自行加工粉碎,進而將初步加工后的塑料片,以8000元/噸的價格銷往相關塑料制品加工企業,從中牟取非法利潤。
民警進一步調查發現,聶某加工后的醫療廢物送到德州一家塑料制品加工企業。去年10月22日,民警趕到德州,抓獲收購醫療廢物的嫌疑人閆某。
經查,閆某在聶某處收購了使用上述醫療廢棄物加工成的塑料粉碎料10噸,并在明知該塑料粉碎料中含有一次性注射器碎片等危險廢物的情況下,將其做成塑料拉線后再做成土工布出售牟利,用于高速公路的路基上防潮。
近日,歷城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聶某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資質的情況下,通過他人介紹或者假冒濟南市翰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身份從濟南市中心醫院、章丘市人民醫院等醫院收購廢舊的藥品包裝盒、藥品包裝袋、藥品玻璃瓶、藥品塑料瓶、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等醫療廢棄物,并將收購的醫療廢棄物堆放在其租賃的位于歷城區小徐家村村北的一處院落內進行加工、處置。被告人聶某、閆某非法處置危險性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構成污染環境罪。被告人聶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12萬元。被告人閆某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2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市大大小小的醫療衛生機構已超過5000家,每天產生的醫療廢物有20多噸。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已經使用過的輸液瓶、輸液袋、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及塑料藥瓶,屬于醫療廢物,是危險品。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醫療廢物必須要由專業機構集中處置;小診所也無權擅自處置醫療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