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中國橡膠行業也不再滿足于產品的輸出、產能的輸出,而是把目光轉向產業的輸出、資本的輸出。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表示:“作為橡膠制造業大國,我們要通過走出去,調整面向全球的貿易布局、投資布局和生產布局。我們不僅可以輸出各種橡膠產品,有效實現產能的向外投放,還有能力對外提供更多的設備和技術支持,促進國外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
中國橡膠行業需堅持走出去戰略
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沈金榮表示,中國輪胎優勢企業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投資能力,現金流充沛,具有極強的全球競爭力。特別是對優勢企業來說,海外投資已成為較好的選擇。
據了解,軟控股份堅持“中高端”和“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已經在全球設立了五大營銷服務區,建立起覆蓋全球的服務網絡;設立歐洲、北美、中國三大研發中心,搭建起完善的國際研發體系。
大連橡塑公司積極推進與加拿大麥克羅公司、捷克布祖盧克公司的技術合作,實現各公司之間的優勢互補。該公司計劃抓住國內輪胎企業海外投資建廠的有利時機,爭取獲得更多的訂單。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我國橡膠工業走出去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有專家認為,“一帶一路”戰略是繼建設經濟特區、中國加入 WTO之后的第三次改革開放,讓橡膠行業看到了一條通往世界的陽光大道。中國橡膠產業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具有互補性,完全可以共同進行人才培養、技術開發、物流商貿等雙贏合作。
鄧雅俐表示,過去是資源富有國提供原料,發達國家提供市場。中國輪胎主要原材料天然膠80%以上要進口,成品40%以上要出口。現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美國制造業回歸、TPP協議簽署等將改變世界輪胎產業格局。國內輪胎行業要轉型升級、實現由大到強發展,必須抓住“一帶一路” 戰略以及全球新技術革命所帶來的機遇。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名譽會長范仁德表示,根據協會專門做的調查,“一帶一路”沿線不管是陸上還是海上,橡膠產業都有非常大的互補性。比如東南亞是天然橡膠的主產區,但橡膠加工產業的規模還比較小;中亞地區有一定的市場,但橡膠工業的發展比較滯后。相對而言,中國的輪胎、膠管膠帶、橡膠制品、汽車配件等產量都居世界首位,而且從原材料到生產設備、測試設備都有很高的水平。以中國為橋梁和紐帶,將“一帶一路”沿線的橡膠原料供應、加工生產、市場消費等穿成線、連成片,必將顯著惠及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