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由浙江大東南集團有限公司與浙江工業大學合作開發的年產3萬噸長壽命光轉換共擠新型農用大棚膜技改項目,已實現了從投入生產到質檢合格再到定點試用的跨越式發展。
公司副董事長魯仲法介紹,該項目2010年9月由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項目,于2012年2月投入生產。產品經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抽查后各項指標均合格,同年在當地進行了推廣試用表明,這種農用膜可為農戶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浙江技改成功研發新型農用大棚膜
諸暨市特產站使用結果顯示,使用這種新型農用膜大棚與使用普通膜大棚相比較,棚內作物成熟期提早,作物的營養成分也有所增加。數據表明,棚內溫度可提高3℃—5℃,蔬菜產量提高比例超過20%。比如,在種、肥、管理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水稻育苗可早出苗2—4天,葉綠素A、B分別提高47%和12%;黃瓜可提早4天上市,糖分增加9.7%、Vc含量增加5.4%。應用于西瓜、茄子、白菜、櫻桃、蘿卜、豌豆、月季、玫瑰等經濟作物的大棚試用上,效果也同樣突出。
浙江大東南集團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新材料膜研發和制造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膜生產企業。
春耕將至,一種新型農用大棚膜經過浙江省諸暨市特產站的定點試用,近日已證明在促進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災抗病、節約生產成本等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優勢作用,今年將面向全國更多地區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