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認為,新材料產業需要更多政策的支持。今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預計中央到地方各級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將陸續出臺,新材料行業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也將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這必將掀起一股新材料產業規劃和發展的熱潮。
新材料產業借力政策東風迎來發展春天
為推動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相關政策更是密集發布。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首次將包括新材料產業在內的七個產業領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要以我國在納米、超導、稀土等材料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優勢為基礎,以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和產業結構升級為目標,鞏固學科研究優勢,大力發展新材料制備技術和裝備,大力推進新型材料產業化,大力推進大宗高端材料規模化生產應用。
2012年12月,工信部出臺《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六大領域、20個重點發展方向,從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等環節對每一個重點的發展途徑、發展方向、主要產品、關鍵應用等進行了詳細安排。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新材料作為“中國制造2025”規劃鎖定的十大領域之一,迎來更強勁的發展機遇。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在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領域強化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一批眾創空間。新材料作為該《意見》涵蓋的十大產業之一赫然在列。
“十二五”期間,不僅中央制定了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北京、黑龍江、廣東、湖南、山東等多個省市也相繼出臺發展規劃和專項政策,鼓勵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中央及地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實施,使得新材料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由2010年的6500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2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關鍵新材料保障率上升到70%,遠超多數發展中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行業“十三五”規劃編制接近“尾聲”。同時,新材料行業作為新興產業重要組成也將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最快將在今年初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