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模劑(mold discharging agent)是一種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間的功能性物質。脫模劑有耐化學性,在與不同樹脂的化學成份(特別是苯乙烯和胺類)接觸時不被溶解。脫模劑還具有耐熱及應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損;脫模劑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轉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礙噴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由于注塑、擠出、壓延、模壓、層壓等工藝的迅速發展,脫模劑產業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脫模劑分為內部潤滑性和外部潤滑性兩類。前者主要是提高聚合物分子本身的潤滑性,它要求與樹脂聚合物有一定程度的親和性或相溶性。后者是提高模具與聚合物之間的潤滑性。因而對它的選擇很重要,對脫模劑一般要求如下:使用方便、干燥時間短;操作安全、無毒;均勻光滑,成膜性好;對模具無腐蝕,對樹脂固化無影響;對樹脂的粘附力低;配制容易、價格便宜。事實上要完全滿足以上各點要求是很難做到,只能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予以選擇。
針對我國脫模劑產業現狀的兩大建議
脫模劑產業中常用的外部潤滑性脫模劑有以下幾類:一、薄膜類: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薄膜等塑料膜。這種塑料膜脫模劑使用簡便,防粘性好。但缺點是鋪設性差,一般用于幾何形狀簡單的制品。二、溶液類:常用的有聚乙烯醇、硅油、硅脂、液體或乳化石臘等。如硅脂與甲苯溶液做成的脫模劑,成膜性好、脫模效果好,可在180℃左右的溫度下使用。其缺點是模具在涂上硅酯溶液后要在 200℃左右烘烤,否則不易成膜。一般用于高溫成型的金屬模具。還有在金屬模具上噴涂懸浮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但此法價格高,且需燒結處理。三、油膏、石臘、硬脂酸類:但使用不方便,不易涂布均勻,影響脫膜效果。它又分四類:臘直接熔化后的成型品;乳化品;與其它物質調配后成型物;經化學反應的成品。
針對我國脫模劑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如下:(1)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幫助和協調下,建設脫模劑化學品的生產基地,形成脫模劑產品規模化、系列化,形成以脫模劑為主導產品的產業集團,具備與國際大型脫模劑生產公司競爭的實力。(2)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大用途廣泛的新型脫模劑開發力度。如適合進行二次加工的氟脫模劑,半永久性脫模劑的研究和開發。生產企業、科研單位和橡塑加工企業分工合作,加快促進新型高效脫模劑的應用與產業化,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脫模劑產品,提升我國整個脫模劑化學品的工業附加值,增強經濟效益和持續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