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天然橡膠再次經歷了‘飛漲’行情。在經歷驚天大漲之后,期貨市場在監管引導下降溫,橡膠行情由資金拉動轉而向基本面靠攏。同時我們也看到,受天膠價格上漲的影響,部分輪胎企業已有漲價計劃,下游已經著手對原料價格上漲作出應對,價格向下游傳導正在進行。”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
然而,我國輪胎企業的營收狀況卻不甚理想。卓創資訊通過對國內六家A股上市輪胎企業的一季報營收分析發現,上市輪胎企業一季度表現呈現分化局面。
卓創資訊梳理了風神輪胎、S佳通、黔輪胎A、青島雙星、賽輪金宇、雙錢股份等六家企業的營收變化情況。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六家上市輪胎企業營收出現分化局面,風神、佳通和黔輪胎(貴州輪胎)的一季度營業收入呈現下降局面,而青島雙星、賽輪金宇和雙錢股份的一季度營業收入處于增長狀態,其中雙星同比漲幅達到56.98%。
分情況來看,風神、佳通和貴輪在一季報中不約而同地表示,一季度銷量下滑和銷售金額減少,但公司通過加大滯銷輪胎處理力度或者調整客戶結算方式、收緊客戶信用管理等措施,公司的應收賬款都有所減少。
而對于一季報,雙星和賽輪均表示本期公司銷售收入增加,并增加了銷售投入,使一季度公司業績取得了良好的增長。然而雙錢的業績增長則表現為母公司化工服務業務的增長,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下降,公司表示本期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所致。
“這也就是說,上市的六家企業中,只有兩家是銷量增加帶來的業績增長,其他四家的業績均遭受銷量下滑或銷售價格的下降,一季度營收并不甚理想。”卓創資訊稱。
六家上市企業也在一季報中提到了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對產品銷售價格的影響,均表示原料價格的下跌壓低了產品價格。
卓創資訊稱,自從3月以來,天然橡膠價格一路上漲,輪胎出口狀況也好于預期,原料價格的上漲倒逼輪胎企業提高生產成本核算,收緊銷售政策以及漲價,這正是天膠價格漲幅良性傳導的體現。
“輪胎企業目前產成品庫存和原料庫存壓力都不大,然而對于原料天膠的采購處于隨用隨采,下游采購表現得相對滯后,處于成本上升的考慮,輪胎企業已有漲價計劃,但目前尚未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