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位于桐城市新渡鎮的安徽華濤塑業有限公司生產主管嚴月琴正在廠房內接收剛從購銷平臺的物流倉庫送來的塑料原料。令人驚奇的是,除了少量的原料和成品堆在一角落外,昔日巨大的倉庫內顯得空空蕩蕩。
桐城塑料產業網上購銷或是全新商業模式
“加入購銷平臺后,倉庫基本上就沒什么作用了。企業原料不需要庫存,既最大程度減少了資金沉淀,又化解了因為庫存帶來的價格風險。估計原料成本每噸降低了至少100元。”嚴月琴說,這個平臺還為公司改進了銷售渠道。去年以來,公司外派業務員減少了近一半,業務量還增加了20%至30%。
“桐城塑料產業網上購銷平臺是我們與阿里巴巴共同開創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這種模式能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擴展銷售市場。現在,阿里巴巴正在各地復制這種模式。”負責運營該平臺的桐城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園長吳劉兵介紹。
桐城市是全國最大的塑料包裝制品生產基地之一。全市每年采購的塑料原料70萬噸以上,金額達70多億元。其中每年40萬噸進口原料通常經過兩三級分銷后才能到達塑料包裝廠家,進貨成本和物流成本均較高。雖然采購規模大,卻因為被分散在各個企業,從而使企業在采購市場上一直沒有發言權;在銷售上,當地企業采取供銷游擊隊的形式,人力成本高,市場反饋慢,導致本地塑料產業大而不強。
2014年,依托當地一家主要原料采購商,桐城市與阿里巴巴公司共同建立起名為“桐城產業帶”塑料原料線上采銷平臺。該平臺把零星采購的訂單搜集到平臺,通過后臺直接合成大訂單。在阿里巴巴的幫助下,平臺運營商與原料源頭供應商直接談判。因為采購量大,從而提高了采購者談判能力。
采用該模式,當地企業獲得了國際市場的源頭價,平均每噸塑料原料比原有價格下降100~200元。同時利用該平臺將塑料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據測算,平臺每年為本地企業節省成本超過1億元,增加銷售20億元。
吳劉兵介紹,目前,桐城市在阿里巴巴桐城產業帶上線貿易的企業有612家,其中塑料制品企業超過200家,年產值超過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