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丙烯超跌反彈促成了近三個月的大幅上漲,但是隨著期貨相對現貨升水,前期的超跌已經得到修復。考慮到聚丙烯市場基本面相對前期沒有改善,其后期難以獲得繼續上漲的動力,將重回弱勢。
凍結產量協議難以提振原油市場
OPEC與俄羅斯就減產問題的磋商使市場看到了解決原油供給過剩的希望,由此引起的原油價格止跌成為近期支撐化工品強勢的重要因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達成的凍結產量協議對于緩解原油市場的供給壓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其難以改變全球性的供給過剩。
其一,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將原油產量凍結在2016年1月10日的水平,但是1月OPEC和俄羅斯的產量相對較高,凍結產量對實際供給影響不大。
其二,西方對伊朗的石油禁運即將結束,伊朗正在致力于將原油產量恢復至制裁前的水平,現在讓伊朗加入凍結產量協議無異于繼續對其進行石油禁運制裁,其加入這一協議的可能性非常低。
其三,從供給端來看,造成原油供給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北美致密油技術革命引起的產量增加,因此即使OPEC與俄羅斯達成局部性的減產同盟,但由于這一同盟并沒有將美國納入進去,原油供給過剩的局面也不會改變。
想要實現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凍結產量協議的推出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但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支撐油價上漲。可以說,成本端不是支撐聚丙烯強勢的因素。
聚丙烯基本面未改善
聚丙烯期貨低點出現在2015年11月23日,一度下行至5335元/噸,當時WTI原油指數為44.48美元/桶,而截至2016年2月22日收盤,聚丙烯期貨報收于6423元/噸,WTI原油指數卻僅有35.97美元/桶。雖然聚丙烯期貨價格上行,成本端卻沒有改善。
春節期間,聚丙烯企業基本上維持著高負荷生產。其間,停產的產能大致有124萬噸,這其中天津大港10萬噸、山東玉皇10萬噸、慶陽石化10萬噸、遼陽石化5萬噸和遼通煉化6萬噸共計41萬噸的產能都已停產了一年半以上,可以不考慮它們對市場的影響。
近期真正影響供給的只有大慶煉化60萬噸和大唐多倫23萬噸的產能。大慶煉化的30萬噸產能2月16日已經開車,另外30萬噸的老裝置本周也將恢復生產;大唐多倫的產能已經部分恢復生產。換句話說,目前國內聚丙烯企業接近滿負荷生產。
由于下游企業在春節期間停工,聚丙烯庫存呈增加態勢,石化庫存處于相對高位。相較去年11月,目前的供應更為充裕。
此外,去年11月底,下游企業正進行節前備貨,市場消費預期回暖。隨著春節的遠去,下游企業集中備貨結束,在整體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企業更多的采取即買即用策略,需求端也沒有起色。
后市預測
聚丙烯基本面相較去年11月底并沒有明顯改善,聚丙烯價格卻上漲了1200元/噸,這是因為當時市場恐慌情緒引起聚丙烯超跌,市場隨后展開超跌反彈。目前來看,隨著聚丙烯期、現的彌合,前期的超跌得到修復,在基本面未轉好的前提下,聚丙烯不具備繼續上漲的動能,近期可留意做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