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專家指出,隨著食品科技和包裝工業的迅速發展,許多新型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形式不斷出現。其中,可食性塑料包裝制品將引領食品包裝產業可持續發展。
再生的包裝材料主要是塑料包裝,用物理方法處理后可以制成再生包裝容器,用化學方法處理后可以制成再生包裝制品,重復再用包裝材料主要用來包裝啤酒、飲料等的玻璃瓶包裝,可以反復使用多次。但這兩種方法美中不足,只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到最后還要面對污染環境的問題。隨著低碳環保理念成為社會的主旋律,很多領域都在踐行,包裝材料領域也是如此。
可食性塑料包裝制品引領包裝產業發展
食品加工業迅猛發展,所需的包裝也日益增加。據了解,市面上的綠色包裝材料有很多種,大體上可以分為重復再用和再生的包裝材料、可食性包裝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紙材料。而可降解材料包裝使用完可以自行降解和還原,對環境沒有污染;天然植物纖維制成的紙包裝回收利用價值很高,技術也很成熟。可食性包裝材料以天然可食性物質(如多糖、蛋白質等)為原料,通過不同分子間相互作用而形成可食性包裝膜。根據選材和工藝不同,可分為多糖可食性包裝膜、蛋白可食性包裝膜、復合型可食性包裝膜等。
事實上,在我國,可食性包裝很多早已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例如,蠟、油、明膠等涂覆在食品、水果表層,可有效減緩水分流失,延長貨架期;糖果、糕點外層包覆的糯米紙,由番薯、玉米或小麥粉等淀粉做成,入口即化,用來防止與外層包裝粘連;冰淇淋甜筒的玉米烘焙包裝、香腸腸衣等均是典型的可食用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