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部分商家使用雙氧水和氨水對核桃進行清洗,清洗過的核桃“白白凈凈”的,賣相極好。其實,雙氧水是允許在各類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殘留量不需限定的食品加工助劑。對于雙氧水“美白”過的核桃,我們能否放心食用呢?
“美白”核桃賣相極好 食品加工助劑“功不可沒”
公開資料顯示,在2007版的國標中,雙氧水是可以作為加工助劑使用的。而在2011版中,雙氧水被從該名單中剔除。而在新版的2014版國標中,雙氧水又重新獲得該“合法身份”。
食品專家指出,實際上,食品級雙氧水具有廣譜、高效、無毒、無殘留的特性。作為生產加工助劑用在食品、果蔬及飲料的生產過程中,能起到消毒、殺菌、漂白等作用。在國外,食品級雙氧水作為食品加工助劑也被廣泛用于奶酪的制孔劑,漂白肉類產品、茶葉、堅果,用做淀粉、牛奶等蛋白質的改良劑等。此外,食品級雙氧水更多地用于食品的消毒殺菌。
然而,雙氧水有食品級與工業級之分,此次被允許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是食品級雙氧水。國家對食品級雙氧水中除一定比例的過氧化氫成分外,其他成分的要求也十分嚴格,以確保食品加工中的使用對消費者健康不構成傷害。而工業級雙氧水,則有可能含有重金屬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
記者在電商平臺查詢發現,食品級雙氧水平均報價每噸3000元以上,最高近4000元。但工業級雙氧水價格普遍要低得多。去年4月國內工業級雙氧水價格上漲,月末均價漲至924元/噸,但漲后的價格仍遠低于食品級雙氧水。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除了“美白”核桃之外,屢被曝光的美白豬蹄、雞爪使用“雙氧水”的消息也令不少消費者對食品加工助劑“雙氧水”充滿警覺。專家指出,如要判斷使用的是食品級還是工業級雙氧水,需對雙氧水的生產和銷售環節進行監管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