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塑料模具設計進行初步探索之后,即可確定模具的結構。
(1)確定模具類型 如注射模、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等。
(2)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于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制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制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應保證塑料制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應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簡述影響塑料模具結構的因素
影響模具結構的因素很多,原因很復雜,以注射模為例。
①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為了提高塑件生產的經濟效益,在注射機容量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應計算最合理的一模腔數。
②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質量等。
③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流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根據澆注系統形式,確定模具類型:二板式模具,又可細分為常規結構和無澆道結構;三板式模具;多板式模具;特種結構模具,如疊層式模具等。
④選擇脫模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側抽方式分為:抽拔側型芯;拼塊抽芯;內抽芯;旋轉抽芯;開合型芯抽芯;強迫脫模等。驅動側型芯方式有幾種選擇方案:利用開模力驅動,其中又可分為斜導柱抽芯齒輪機構抽芯;大螺紋機構抽芯和凸輪抽芯等;利用油壓頂出力推頂斜拼塊抽芯;液壓缸抽芯;電動機抽芯等。
⑤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⑥根據模具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數據,確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定位、導向件位置。
⑦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型腔結構一般采用以下兩種方式:直接加工型腔,又可細分為整體式結構、部分鑲人結構和多腔結構;鑲嵌型腔,又可細分為鑲嵌單個型腔和鑲嵌多個型腔。
⑧考慮模具各部分的強度,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解決了以上這些問題,模具的結構形式自然就確定了。這時,就應該著手繪制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詳細設計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