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版百元人民幣開始在市面上流通,新版人民幣最大的特點是防偽性能進一步提升,這也讓它一面世就受到歡迎,被贊“高顏值”。不過為了美觀和防偽,各國的探索多種多樣,其中塑料鈔票如今被人們津津樂道。
塑料鈔票被贊“高顏值”防偽性高
塑料鈔票顧名思義是塑料材質制作的鈔票,也被稱為“綠色鈔票”。世界上最早發行和使用塑料鈔票的是澳大利亞。1988年1月27日,澳大利亞發行了 建國200周年塑料紀念鈔,面值10澳元。此后,澳大利亞每年都發行塑料流通鈔,面值分別為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緊接著,新加坡在 1990年發行了“新加坡獨立25周年”50新加坡元紀念鈔,分為普通版和珍藏版兩種。在2004年又發行了10元流通鈔,分為流通版和紀念版兩種。在 2006年又發行了2元流通鈔。中國香港特區政府于2007年7月9日起,循序分批于各銀行分行推出塑料鈔,首批發行5000萬張塑料鈔,隨后逐步流通市 面。
香港塑料鈔票發行時,很多香港市民都認為塑料鈔票手感更好。
市民:感覺上很好很柔滑,沒有像塑料那么硬邦邦,沒有凹凸不平的感覺,很柔軟干凈,很輕。
不過也有商戶擔心遇到塑料鈔票的山寨版。
商戶:因為錢很滑,收錢的時候,肯定會小心一點,擔心收到假的。
對于塑料鈔票的優點,中國人民銀行曾在官網發文表示,塑料鈔的防偽性和安全性更好。國外采用的塑料鈔票的材質是特殊塑料,塑料鈔票所用的基片不是普 通的塑料,而是一種技術含量非常高的高分子聚合物,質地接近于鈔票紙,并且其涂層配方屬于高度機密,很難仿制。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官網還表示,塑料鈔票的運 用將把鈔票的防偽功能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能有效地打擊假幣、變造幣的制售和流通,有利于貨幣反假工作的開展。
同時,塑料鈔票還具備耐用性強、使用壽命長,能有效降低貨幣發行和回收成本等優點。
英國宣布從2016年起,發行新款塑料鈔票。新款塑料鈔票將保留現流通紙幣的設計外觀,包括英女王頭像和一位歷史人物肖像圖。其中,2016年將發行印有前首相丘吉爾頭像的面值5英鎊的塑料鈔票,2017年將發行的則為印有女作家簡·奧斯汀頭像的面額10英鎊的塑料鈔票。
記者翻閱資料發現,在香港發行塑料10元鈔票時,曾有媒體報道香港監管部門曾表示,在兩年到三年時間內視情況推廣塑料鈔票。不過快十年了,香港依舊只有在10元面額上使用了塑料鈔票。
由于目前塑料鈔票的基片必須從澳大利亞進口,因此制造成本大約是紙幣的兩倍,但使用周期卻可以達到7年,而紙幣使用周期只有2年。有人認為,這其實大大節省了成本。
不過此前央行貨幣金銀局計劃調撥處處長商治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使用環境的改變,人民幣需要定期推出不同版本。
商治宇:目前市場上流通的100元人民幣呢,主要是2015年發布的第五套紙幣,十年間現金的流通和現金處理的手段,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首先是 自助的設備在社會上廣泛的使用,這對現鈔處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不法的分子也采用了一些新的技術不斷的仿造偽造人民幣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銀 行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的保持人與防偽技術的領先性,同時也要適應現在處理現鈔的這樣一個需求,這一次保持著色料,規格,尺寸不變的前提下,對第五套 人名幣紙幣進行了提升,發行了2015年人民幣紙幣。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未來一段時間,為了保證人民幣的形象,會加快流通中人民幣的更新速度,讓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幣中新鈔比重更大。也就是說使用周期會縮短。同時塑料鈔票也存在一些缺點。
業內人士:同時它也是有一定的缺點的,第一個缺點是它比較怕折,折完印不容易消除了,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容易被污漬弄臟,弄臟之后就不好點了,我去 新西蘭發現,在他們的銀行里,是沒有點鈔機的,所有工作人員也不會數鈔票,如何判斷這些鈔票多少錢呢? 用秤稱,現在看來和塑料鈔票不太好點有關系。
記者多次向業內人士了解人民幣的鑄造成本,但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這屬于機密,不便于透露。記者在美聯儲網站上找到了今年8月美聯儲發行的新版美元的生產成本。
而實際的成本還包括包裝運輸、人工、調撥等一系列成本。記者在問答社區知乎上發現,有網友給出了一份粗略估算的人民幣生產成本清單,第五套人民幣 50 元紙幣造價高達270多塊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造價高達430多塊人民幣。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變色面值印刷,這種變色印刷為美國一家公司的專 利。
除了生產成本,還有經濟學家提出推出500元、1000元等大額貨幣來減少流通紙幣數量,降低流通成本。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國內流通的紙幣由于電子支付的發展,數量逐年下降。但有央行系統工作人員表示,最近幾年離岸人民幣的數量在不斷上升。
工作人員:從04年初開始,到07年年均大概是50億的樣子,調出調入的,到了08年到2014年,年均到達了270個億,今年的頭三個季度就已經達到了500億。現金的調出和調回
但與當前100元人民幣相比,發行面值500甚至1000元的鈔票很容易讓人們、產生“錢不值錢”的心理暗示。央行也表示,發行大面額貨幣可能會強化公眾的通貨膨脹、資產泡沫預期,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
同時如今經濟活動中的大額交易,大量被電子支付消化掉,如銀行卡信用卡消費,在線轉賬、移動支付等,所以實際生活的大額需求被壓縮。據艾瑞咨詢統計,2015第二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2.8萬億,同比增長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