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輔注射成型是在氣體輔助注射成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是用水來代替氣體輔助熔體流動充模。最后用壓縮空氣將水從塑料制品空腔中排出。
水輔注射成型這一新型技術,是由世界著名的德國IKV塑料研究所開發提出,目前,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關注,杜邦和Engel公司合作利用該技術生產汽車發動機上的玻璃纖維增強聚酰胺66液體輸送管道;德國Hoffmann公司專門為歐寶(Opel)牌轎車制造了用于加工車門拉手的水輔注射成型模具。奧地利模具制造商Josef Haidlmair公司已經制造出可折疊板條箱的水輔注射成型模具。法國Smoby公司使用水輔注射成型技術加工玩具。
水輔注射成型過程是利用增壓器或空氣壓縮機產生高壓水,經過活塞式的噴嘴將高壓水注射到已經部分預充填熔體的型腔內,利用水的壓力將熔體往前推而充滿型腔;系統的保壓冷卻也是由水來完成的;冷卻固化后,利用壓縮空氣將水從制品中壓出,然后開模取出制品。
水輔助注射成型與傳統的氣體輔助注射成型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冷卻效率高:由于水比氣體的導熱性好,制品內外側快速均勻傳熱,故冷卻時間明顯縮短,可縮短成型加工周期40%。
(2)注射壓力高:由于水是不可以壓縮的,故注射壓力可提高些,一般來說,較厚和較長的制品更適合水輔注射成型技術。
(3)成型大而薄的中空制品:熔體一接觸水流,在流動方向上就形成一層易被移走的高黏膜,使推向模壁的料相應減少,生成壁更薄的制品。
(4)水的工作特性好:水易控制,避免了進入熔融物的氣體膨脹產生起泡現象;水不可壓縮,保證制品外形美觀,尺寸穩定。
(5)成本低:由于水介質獲取容易,也比氮氣便宜,而且可以循環使用,因此可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