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公眾對聚碳酸酯/雙酚A的科學認知,客觀認識雙酚A(BPA)的化學性質,促進聚碳酸酯(PC)行業的健康發展,聚碳酸酯/雙酚A中國工作組在全球工作組的框架下正式啟動工作。這場討論在國際范圍呈現愈演愈烈趨勢,嚴重影響到了PC材料在食品相關領域的正常應用。
聚碳酸酯/雙酚A討論在國際愈演愈烈
對此,聚碳酸酯/雙酚A中國工作組成員卞華松在會上介紹,我國衛生部于2011年禁止BPA在嬰幼兒奶瓶產品中的使用僅出于預防考慮,在實際應用測試中并未檢測出任何毒性。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在今年1 月發布了BPA的毒性檢測報告,報告顯示,在正常的膳食攝入過程中,BPA對人體(包括成人和嬰幼兒)不產生任何損害作用,不會產生任何形式的生理毒性、生殖毒性、神經毒性或者基因毒性,可以放心使用。
聚碳酸酯/雙酚A中國工作組成員趙凱也解釋道,BPA是聚碳酸酯材料合成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將穩定存在于PC結構中,只有將材料結構進行破壞,才可能會有痕量BPA釋放,即使被攝入到體內,也會經由肝臟形成無毒性的成分并被排出,不會在生物體內(包括動物、人體等)長期存在。同時在環境中,BPA 易于降解,不會產生環境集聚。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表示,由于公眾尚缺乏對BPA的科學認知,甚至存在誤解,需要我們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公眾認知,消除偏見和誤解。聚碳酸酯/雙酚A中國工作組的成立,正是在政府、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企業和公眾媒體間搭建公共平臺,就PC和BPA的相關話題進行深入溝通和探討,以提高行業和公眾對BPA的客觀認知,同時合作引導國內外企業進行技術升級,為PC行業注入創新活力。
聚碳酸酯/雙酚A中國工作組主席王冰表示,工作組將對媒體、社會聲音以及企業聲音進行全方位了解,并會加強和政府、科學界、社會、企業之間的互動。2016年,工作組將在中國與上下游生產商、產品客戶等形成產業聯盟,推進BPA和PC材料領域的健康發展。
科思創聚碳酸酯全球行業政策倡導總監陳瑞華表示,BPA的使用在國際上也受到過較為不科學的政策限制,例如德國有地方政府提出提案,要求從地方層面到國家層面全面禁止所有BPA成分的使用。2015年1月,法國也禁止BPA在食品包裝方面的應用,這再一次引發了世界范圍對BPA使用的激烈討論。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中國都已出臺了有關PC/BPA的限制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