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注射成型技術(RIM)的迅速發展與完善,與聚氨酯原料新品種的不斷出現與應用是分不開的。諸如高活性高反應能力的胺改性的聚醚多元醇以及內脫模劑的出現,相繼促進RIM技術的發展與完善。
我國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應用和開發RIM技術,形成了從關鍵原料、配方、加工工藝、模具設計直至制品生產的成套技術,已相繼開發出汽車自結皮方向盤、填充料儀表板、微孔聚氨酯擋泥板、保險杠、側護板等制品。近年來,面臨著改性熱塑性聚烯烴、玻璃鋼等材料的激烈競爭,迫使國內外對PU-RIM做進一步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RIM聚氨酯體系經歷了4個主要發展階段,形成了3種原料體系,見表8—1所示。
在反應注射成型技術基礎上,為了適應汽車工業等行業對高模量材料的需求,相繼出現了增強反應注射成型(RR)M)和結構增強(SRIM)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