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K值來標志聚氯乙烯樹脂的規格,K值由測定1%聚氯乙烯樹脂的環己酮溶液的特性粘度換算得到。這里,粘度成為聚氯乙烯分子鏈長度的客觀尺度,粘度與K值的換算見附表1。聚氯乙烯樹脂的K值與平均分子量的關系見表1-1。
K值對聚氯乙烯樹脂加工和制品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這可以通過圖1—1來理解。圖1—1所示為聚氯乙烯分子鏈結構示意圖。聚氯乙烯分子鏈好象棉絮中呈疏松狀的纖維,它們互相纏繞在一起構成棉球狀聚氯乙烯樹脂粉粒。K值越高,分子量越大,分子鏈越長,則棉球中線犁分子交織越緊密。在加工時,則意味著需要用更高的壓力和溫度,才能使塑化料的流動性達到制造薄膜的要求,即用K值越高的聚氯乙烯樹脂制造薄膜越困難。但就應用而言,用K值高的聚氯乙烯樹脂制成的薄膜,其物理機械強度也高。
制造薄膜用的聚氯乙烯樹脂的K值為55~80。不同K值的聚氯乙烯樹脂的應用范圍如下:
K值低于55的樹脂——用作清漆和印刷油墨,因其較易溶解;
K值為60~65的樹脂——制硬質薄膜,動性較好,機械強度也較高;
K值為65~80的樹脂——制軟質薄膜,改善其性能,故機械強度較差;因其加工時的流因借加入增塑劑K值為75—80的樹脂——制硬質拉伸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