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期貨周二跌至兩周低位,因此前公布的一系列利空的中國和美國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對原油需求的擔憂。
原油交易商一直在關注中國市場,尤其是自美聯儲決定升息以來的最近幾周中更為密切。美聯儲升息扶助美元走高,但新興市場貨幣下滑,提醒交易商去年夏季是受到中國股市重挫及中國意外安排人民幣貶值才導致的油價重挫。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如果中國的經濟并不健康,那么原油消費量的增加可能不足以幫助緩解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局面。
數據顯示,中國12月官方制造業PMI 49.7,略高于上月的49.6,但該指數仍處于臨界點下方、且低于歷史同期水平,亦引發了對中國原油需求將放緩的擔憂。美國12月ISM制造業指數48.2,不及預期的49,亦低于11月的48.6,再創2009年6月以來新低。
利空的經濟數據蓋過了中東緊張局勢將損及原油供應憂慮影響。沙特阿拉伯繼上周日(1月3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后,周一又宣布將切斷與伊朗之間的航運線、中止兩國商業關系,阻止沙特公民前往伊朗旅游,并要求伊朗政府必須“像正常國家那樣行事”,沙特才會恢復與伊朗的外交關系。
分析師稱,目前沙特與伊朗之間劍拔弩張的局面,使該組織內部在供應方面進行合作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對伊朗的制裁一旦被解除,預計該國的產油量將會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