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04年,全球塑料原料價格的暴漲,讓業界驚覺一個不為人注意的市場――廢舊塑料再生顆粒行業原來大有可為。由于新塑料價格上漲過快,再生塑料的需求亦大增,價格也隨著飚升。以國內為例,廢舊塑料遠遠不能滿足市場,仍需大量進口。在國內,許多塑料產品的素質要求并不高,因此部分加工企業都會盡可能使用再生料。業內人士由此認識到廢塑料再生業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一門非常值得關注和投資的行業。
日常所見的再生塑料制品包括:建筑材料(如鋼材、棚欄和墻面板)、園藝用料(如花盆、花園樁)、農產品容器(如裝盛雞蛋、水果和蔬菜等的容器)、辦公用品(如活頁夾和封皮)、非食品容器及可重復利用的包裝箱、娛樂設施和室外家具等塑料制品。
由于廢舊塑料的處理,一般加工技術含量和設備要求相對較低,來源廣,生產成本不高,在現有的價格水平下利潤仍然相當可觀。但一般大企業卻很難采取規模化壟斷手段經營,這十分有利于小企業的成長發展。換句話說,廢舊塑料回收利用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塑料加工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是塑料加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廢舊塑料再生顆粒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環保部發言人李淑嬡20日在北京的中歐再生塑料產業合作發展高峰研討會上表示,我國2014年的廢塑料進口量比去年有顯著回升。
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共進口3923萬噸的廢舊物資(包括廢塑料),金額為2300億美元,比2013年下降了4.29個百分點。但同一時期內,廢塑料進口量達到了663萬噸,金額達到49億美元,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19%。廢塑料最大進口來源地為香港,占比22%,其次是日本、美國和德國。李淑嬡估計,2014年的進口總量將超過2013年。
她表示,2013年的綠籬行動對行業產生了影響。2014年的廢塑料進口企業只有1167家,比2013年減少100家。工信部代表李洪亮補充說,受影響的多為小規模再生企業,他們對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已經政府被關閉或改造升級。
李淑嬡表示,環保部曾考慮放權到地方,由各省制定關于廢舊產品進口的規則。但這一計劃將被推遲,因為國務院和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必須依法規范。
全球經濟一片繁榮景象,消費品需求旺盛,通訊器材和汽車的銷售量大幅飚升,廢舊塑料再生顆粒行業出現非常緊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