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會議召開的第一天,一系列備受關注的宏觀經濟目標陸續公布。
中國將今年GDP增速目標定為6.5%-7%,這是中國1995年來首次將目標定在區間。去年中國GDP增速為6.9%,為25年來最慢。當年設定的目標為7%左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7%,考慮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考慮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穩增長主要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首次定為區間,今年政策和經濟彈性可能略大于過去兩年。”民生固收分析師李奇霖認為。
李克強還提到,2016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今年的財政赤字率目標提高到3%,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2015年提高0.7個百分點。
李克強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通過全面實施營改增等三項舉措,今年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與此同時,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目標設定在13%左右,去年增速目標為12%左右。截止2015年末,M2余額139.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
海通證券李迅雷曾提到,M2的目標顯然超過了政府工作報告目標,而1月份的M2更是超過14%。可見,M2增速并沒有因為外匯占款減少和不降準而下降,足見商業銀行的貨幣擴張能力依然很強,也表明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依然很大。因此,把M2增速拉回到12%,恐怕會引發債務鏈斷裂的風險。故選擇13%作為目標,大致能體現穩健且適度靈活的政策導向。
除此以外,CPI目標定在3%左右,與2015年保持一致。中國2016年計劃城鎮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將GDP每單位的能源消耗至少降低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