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這一次雖然國家層面未能調價,但還是中石油、中石化在全國多個省份已經下調了部分產品油價,進行降價銷售,民營企業的成品油價格降低幅度更大一些。
記者了解到,在6月23日,“兩桶油”下調了在河南地區的柴油零售價格,每升下調幅度為0.2元。
在2015年上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共經歷了十個調價周期,其中五次上漲,四次下調,三次調價擱淺。增減沖抵之后,國內油價在上半年仍呈現總體上漲,其中90號汽油與0號柴油分別上調460元/噸和385元/噸,折合為0.34元/升和0.32元/升。
國內成品油價格歷經九次調整
分析師李彥認為,2015上半年的原油市場呈現震蕩上行后趨穩的走勢。1月份油價繼承去年四季度的跌勢,1月底WTI油價一度跌破45美元/桶的低點,但隨后迅速反彈,3月中旬又再度跌至這一低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布倫特在5月上旬最高時也未突破68美元/桶,這表明整個上半年的沖高動力不足。
目前原油價格維持在63美元/桶的水平。那么在下半年,國家油價將如何運行?
“現在原油過剩的情況還在加大,這主要是美國頁巖油產量和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原油產量都有增無減。”卓創資訊原油行業分析師高健表示,201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約為每天130萬桶,2014年需求增量為80桶,需求增量下滑的同事,原油供應仍然呈現出上漲趨勢。
高健稱,從美國頁巖油產量上看,目前的日產量約為120萬桶。6月5日,OPEC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宣布維持3000萬桶/天的產量配額不變,而實際上此前總產量都突破了上述配額,這一情況在今后兩年還將持續。
以伊朗為例,如果即將舉行的伊朗核談問題取得積極進展,西方也將解除對伊朗多年的原油禁運制裁。目前,伊朗的原油產量出口僅為2012年的一半。制裁結束后,伊朗有望增加100萬桶/天的原油產量。
而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此前因國內動亂因素,原油產量也只有一半,后期原油產量增加的潛力仍較大。此前伊拉克石油部長表示,目前伊拉克出口量每天310萬桶,到2020年將提升至每日600萬桶。
同樣對于利比亞、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后期仍有原油產量增加的需求。 此前,OPEC組織以及相關成員國人員也通過多種途徑表示,石油輸出國需要維持產量以保證市場份額。根據多家機構的預測,2015年下半年,僅OPEC成員國每天的原油產量將有300萬桶的增量。
除了供應國增加原油產量,美聯儲有望收緊貨幣政策,市場預期美聯儲在今年9月和12月將各有一次加息,美元走強也將對油價形成利空。
“地緣政治、突破時間對油價只是一個短期的波動影響,主導因素還是供需關系。”在張葉青看來,原油市場的過剩格局將繼續擴大,需求持續低迷,下半年油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預計油價運行空間將在50美元~70美元之間。
6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稱,因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這是今年以來成品油價格第三次調價擱淺。2015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進行了九次調整,五漲四跌。國際油價在3月中旬跌至六年來的歷史地位44美元/桶之后,第二季度反彈幅度高達30%。
油價已經筑底了嗎?下半年是否會出現暴漲?這樣的問題仍然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關注的焦點。
“預計油價在下半年仍將維持在50美元~70美元的水平。”安迅思原油分析師張葉青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石油供需格局并沒有發生有效轉變,油價也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動力。
與此同時,原油過剩局面正在向下游傳導,中國已經進入成品油過剩時代:煉廠、貿易商以及下游加油站,都面臨著產品積壓、銷路困難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