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媒體報道,現在國際橡膠價格已下滑至每公斤42泰銖,與2011年的國際交易價格相比,下降了百分之65%。
這一現象導致泰國約600萬膠農陷入經濟困境。很多膠農表示,現在的橡膠市場價甚至都低于成本價,他們已經入不敷出。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他們的日子真的難以為繼。
近來國際橡膠價格持續下跌,泰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橡膠生產國及出口國受到較大沖擊。很多膠農的收入難以維持日常生活,他們紛紛要求泰國政府提高橡膠價格并給予補貼。泰國膠農表示,如果政府再不調整橡膠價格,他們將要求直接覲見總理巴育。
膠農們要求政府在45天之內把國際膠價調高到每公斤80泰銖以上,同時要政府中止庫存的橡膠,以免進一步拉低膠價。如果政府不能滿足這一要求,膠農們將聯合起來發起大規模抗議行動。
有分析,膠農們這次對政府表示強烈不滿,除了不斷下跌的膠價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其一就是泰國政府在今年8月份推出了一項削減橡膠種植的計劃,希望實現每年減少350,000課橡膠樹,改為種植棕櫚樹,以滿足不斷攀升的生物燃料需求,這讓祖祖輩輩都以橡膠為生的膠農感到難以接受;另一個就是泰國政府計劃在今年10月20日啟動對米農補貼的政策,每一個種植稻米的家庭可以按照種植面積獲得相應補貼,但這一補助政策并沒有對膠農實施,讓廣大膠農感到十分不公平,有一種被政府拋棄的感覺。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橡膠生產國及出口國,占全球橡膠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橡膠絕大部分出口。根據泰國膠農協會數據,泰國每年橡膠出口量約280萬噸,其中一半出口到中國,類別包括輪胎、膠條、密封帶等等。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以及中國市場對天然橡膠原料的旺盛需求,帶動了泰國橡膠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有多家中國企業在泰國南部開展橡膠加工業務。
泰國膠農的訴求引起了泰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泰國主管經濟事務的副總理比迪亞通上周解釋說,泰國政府之所以暫時只對米農補貼,是因為很多米農的生活更為拮據。
比迪亞通還表示,國際橡膠價格已經有了回升的跡象,需求量也保持平穩,他相信膠農的收入會逐步增加。比迪亞通強調,泰國政府沒有拋棄600萬膠農,如果情況仍然不見好轉,泰國政府會出臺對膠農的補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