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烷基二醇為分解劑,在一定的條件下使聚氨酯廢料分解。據報道,其分解歷程大致有以下幾類。
聚氨酯材料的分子結構中含有大量的氨基甲酸酯基團,它在一定條件下易受醇類化合物攻擊,發生酯交換反應,從而產生鍵斷裂生成聚醚。醇解反應如下式:
為了研究氨基甲酸酯基團的酯交換所產生的分解作用,HenriUlrich以苯氨基甲酸芐酯(a)為分解主體,以乙二醇為分解劑,在195℃下反應,觀察苯氨基甲酸芐酯的分解狀況,在加熱3h后苯氨基甲酸芐酯即分解為苯基氨基甲酸2—羥乙基酯(b)和苯甲醇(c):
經核磁共振光譜驗證,(a)中亞甲基特征峰消失。分解生成的(b)在一定的條什下還能繼續進行深度分解,生成苯咪唑啉酮(d)、苯胺(c)、環氧化合物(f)、水和C02。
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對聚氨酯材料進行控制分解,加適當的亞烷基二醇作分解劑,可有效的將具有三維網狀結構轉化為相應短鏈的線性結構的醇和氨基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