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銨秋銷被采購收尾,冬儲肥生產及時接棒。十月上旬化工原料一銨的價格漲勢頗為兇猛,其中河北的企業報價上調金額高達200元/噸,漲幅為9.3%;其余漲幅的主流大致在30-150元/噸,限制暫停接單不報價的企業較為的普遍。

分析此番意料之外的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供應面逐漸的縮減、而成本端對于本次的上漲形成了有力的支撐、外貿拉動,在三大因素的影響下共同決定的。
從供應面開看,十九大召開在即,而各地環保安檢趨于嚴格,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的制約了企業的開工率。而近幾年來,很多的磷銨企業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完善了環保的設施,少則百萬千萬,多則數以億計,部分企業經過環保的改造按照計劃如約開工,此間除了停車檢修的企業以外其余多數企業都在保守限產,其中亦不乏因為突發事件而被相關的管理部門責令整改的、而開工時間也暫不明確者。現在秋季的高磷肥的旺季已經過去,銨企的裝置計劃內檢修逐漸增多縮減產量,也就進一步收緊了化工原料一銨現貨的供應。
從成本端來看,原料硫磺、合成氨價高仍然有上探信號支撐的成本面。硫磺外盤表現較為的強勁,而下游陸續詢盤采購,再加上電子盤大幅的跳漲的帶動,持貨商目前心態較為的良好大多捂盤惜售,長江顆粒11日1250元/噸已有商談成交的訊息,傳聞有更高價正在商談,目前市場氛圍較為的火熱。而合成氨主要的下游尿素以及甲醇市場的行情持續向好,市場持續上揚。
從國際方面看,國際東南亞、南亞化肥的需求較為的旺盛,美國颶風影響全球供應,我國過剩嚴重的磷肥的出口形勢較為的良好,力挺內銷走勢。磷肥出口一改低價保量局面呈現出一份量價雙收的漂亮答卷,二銨的表現較為的突出,同時也進一步的拉動了國內化肥的氣勢;截止到發稿的時間,中國二銨的出口新簽單距離岸價上行到360-363美元/噸,核算國內的港價為2300-2320元/噸,內外貿差價繼續的縮小。
從短線來看,化工原料一銨的供緊價漲的態勢必將會延續到月底。11月全國磷復肥產銷會業者聚首湖北武漢,屆時2018年化肥行業國家政策面是否會有所調整、業者待市情緒以及東北、西北是否會有大范圍的啟動?而一銨的這一波上漲的行情能否可以被終端買單,在實際使用還要等到遙遠春耕時期的冬儲肥面前,現在想要得出結論其實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