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收盤,塑料1709合約收報9295元/噸,較前日結算價下跌30元,對比5月10日低點,本輪反彈幅度達到9%;PP1709合約收報8092元/噸,上漲97元,反彈幅度已接近10%。
“聚烯烴自2月中旬以來的中期大調整有可能結束,后市或將逐步震蕩反彈。塑料1709合約8500元/噸,PP1709合約7400元/噸或將是中期底部,短期而言,線型聚乙烯至少能反彈至9500元/噸,PP至少能反彈至8500元/噸左右。從半年的時間跨度看,聚烯烴價格有望沖擊年初高位,持多頭思路或將是未來半年更明智的思路。”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張馳稱。
張馳表示,在市場持續下跌過程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聚烯烴庫存不僅沒有出現持續上漲,反而震蕩下滑。中下游持續去庫存,維持最低剛性采購,貿易商甚至不斷超賣,供給端庫存卻持續下滑,這意味著中下游最低限度剛性需求水平已超過市場供給。從后市來看,原油價格的止跌反彈改善中下游存貨周轉速度、自2016年11月開始的三四線地產持續擴張帶來的全社會工業品需求擴張,都將推動聚烯烴價格上漲。
油價上漲是塑料在內的能化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紐約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5月5日一度下探至43.76美元/桶,此后震蕩反彈重回50美元關口以上。
東吳期貨分析師王廣前表示,4月底塑料期貨強勢底部震蕩后大幅拉升,截至5月22日,塑料期貨主力合約底部上漲幅度近900元/噸,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原油價格在產油國凍產協議延長預期下大幅走高,同時,國內宏觀監管出現階段性軟化后帶動市場情緒好轉;二是塑料期現貨價格來到8500元/噸這一2014年~2015年現貨底部區域后,空頭資金深度打壓意愿不強;三是石化裝置檢修以及進口縮量帶來了供給端收縮,價格上漲刺激貿易商拿貨積極性,石化庫存下降至75萬噸低位水平,期貨價格與庫存出現了正反饋。
“展望后市,我們認為,目前塑料上中下游產業鏈庫存結構利于市場價格上行,5月~6月石化仍處于檢修周期中,且進口量在內外盤大幅倒掛局面下有望維持在相對低位。當前供應端壓力不大,需求端已進入季節性淡季,但貿易以及下游塑料加工企業庫存相對低位而存在階段性補貨需求,同時塑料可交割品市場貨源相對有限,預計在5月25日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達成凍產延長協議帶動油價走強背景下,塑料期貨仍有望維持震蕩偏強走勢。”王廣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