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央廣網舉辦的TMT沙龍“共享經濟”篇上,星星充電私人充電業務總經理朱建忠表示,目前私人充電樁的安裝率不足40%,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不足30%,而私人充電樁有75%是空閑的,私人充電樁共享潛能巨大。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51.7萬輛和50.7萬輛,同比增長51.7%和5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41.7萬輛和40.9萬輛,同比增長63.9%和65.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9.9萬輛和9.8萬輛,同比增長15.7%和17.1%。
雖然新能源車增長迅猛,但充電設施不足已經成為行業痛點,90%的潛在車主由于充電難放棄購買新能源汽車。這讓“私樁共享”成為可能。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充電樁480萬個”,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截至2016年10月末,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達到10.7 萬個,較上一年增長118%,加上私人充電樁17萬個,目前的車樁比例在2.7:1以 上。
“充電樁是稀缺資源,目前沒辦法做到一車一樁,所以私樁共享是一定可行的。”朱建忠表示,目前星星充電不計成本,把所有的充電樁換成智能充電樁,使其具備共享的功能,2017年的目標是安裝“私樁共享”6萬根。
星星充電的母公司為萬幫集團,原本為一家汽車經銷商,主要代理奔馳品牌營銷,2014年萬幫集團做了一個戰略轉型,成立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隨后設立星星充電品牌,致力于全國的充電樁運營。
目前星星充電投入超10億元,在全國34個城市建設了32000個充電樁,投入運營的超過20000個,還有10000個在調試。2016年日充電量100萬度,是目前唯一一個充電量打破了100萬度的運營商。
星星充電既在居住地、工作地、目的地自建充電樁,也接入其他中小型充電樁。用戶在APP上就能實現搜索查詢、充電管理、移動支付等全流程。
目前全國共有40萬電動車主是星星充電APP的用戶,日活數達到2萬。朱建忠認為,怎么提高用戶的黏性,培養用戶“私樁共享”,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為此,星星充電還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簽定了平臺戰略互通的協議,意味著打開星星充電的APP,也可以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充電樁來充電。
實際上,“私樁共享”確實有不少優勢。首先,電價比較優惠。目前公共充電樁一般為1.8元/千瓦時;而“私樁共享”用的是居民用電,樁主一般將電價設為1.2-1.5元/千瓦時,如果按照居民用電約0.5元/千瓦時的電網價格,樁主還有很大的盈利空間。另外,私樁的停車位免費,而公樁則要收取高昂的停車費。
而從現狀來看,朱建忠認為,目前新能源充電行業最大的難點在于新能源電動車的普及率還不夠,這導致私人充電樁的對外共享被激活的比例不是很多,“原來的用戶一直裝的就是即插即用簡易的樁子,我們要讓他換成互聯網的樁子,在使用體驗和環境上面用戶不太容易去接受”。
朱建忠向騰訊科技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充電樁的設備運營商,星星充電計劃到2018年底滾動投資45億元,樁點100個城市,建設25萬個公共充電樁,形成規模化的充電網絡群。到2020年,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和運營100萬個以上充電樁,形成全國性的智慧充電網絡。(來源: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