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一方法的反應溫度在150至200攝氏度之間,且生成物均以直鏈烷烴為主,主要是可作為柴油的C9到C22烷烴,另外還有可作為添加劑應用在聚烯烴加工領域的聚乙烯蠟。
塑料是一把雙刃劍,物美價廉的塑料制品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棘手的環境問題。
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質都會腐爛,且能夠被細菌分解,這是自然界的一種自我清潔作用。
但塑料無法被細菌分解,久而久之,得不到有效處理的塑料垃圾就導致了嚴重的白色污染。
人們能夠想到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塑料垃圾進行焚燒處理。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焚燒垃圾時需要嚴格控制燃燒溫度,否則會釋放出有害氣體,還會增加碳排放量,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事實上,處理白色垃圾的理想方法就是建立催化體系,通過催化劑使碳分子鏈的降解變容易。
業內人士指出,科學家們提出的新方法也還只是實驗室的成果,催化劑的研究非常艱巨,要想將實驗室的理論成果進行大規模應用是非常復雜的,因為應用中會涉及化學容器、反應的速率和進程、廢塑料的成本、設備的攤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