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美國以及利比亞原油供應過多,中國需求減少,使得市場上原油供過于求,加上歐洲經濟前景出現疲軟的原因均導致油價出現下跌走勢,布倫特原油首次跌破90美元/桶。

今日點評:原油供應 行情走勢
布倫特原油(84.19, -1.58, -1.84%)期貨周五(10月10日)下跌逾1美元,至88.91美元/桶,為2012年6月來最低水平首度跌破90美元/桶,因供應增加且歐洲經濟前景疲弱。同時,隔夜NYMEX原油期貨也大跌近2%,盤中一度觸及2012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84.06美元/桶,創下36個月以來新低。
美國10月4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28.7萬,預期29.5萬,前值從28.7萬修正為28.8萬。
分析觀點:昨夜公布的美國當周初期失業金人數為28.7,小于前值,說明美國領取失業金的人數減少,利好美元,導致油價下跌。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周四(10月9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未來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跌至80美元/桶(目前為91.15美元/桶),屆時在可能促使頁巖油鉆探商從供應層面作出反應,縮減對新鉆井的投資。
許多國家機構均看跌原油價格,短期內將縮短對新鉆井的投資,這或將減少石油的開采,油價短時間內將下跌。
全球風險管理有限公司駐丹麥米澤爾法特市分析師MichaelPoulsen通過電子郵件稱,"上述情勢提供出一個明確的'拋售'信號,基金投資者們已經對全球原油過剩作出了'放大'反應,盡管地緣政治持續動蕩,油價仍然受到打壓。"
因為原油供應過多的原因,使得原油供求過剩,盡管地緣政治依舊在持續動蕩,可是并不是非常嚴重,油價依舊受到打壓。
根據能源部旗下CDU-TEK部門的初步統計,俄羅斯9月日均原油產量增長0.7%,至1068萬桶,較1月創下的蘇聯解體以來的新高僅相差0.3%。而前蘇聯日均原油產量在1987年達到頂點,為1148萬桶。
俄羅斯原油產量較前期有所增長,使得原油持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