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濱海甲醇市場根本處于區間震動狀況,以江蘇市場為例,9月份市場價格根本在2600-2700元/噸之間。月內呈現幾回場內拉漲表象但持續時間不長,終究以賤價貨源沖擊市場而“夭亡”。
沿海市場難以順利步入上行通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卓創了解來看,“兩高一低”是導致市場持續震蕩難以順利上漲的“罪魁禍首”,即高庫存、高成本、低需求。接下來卓創小編就此作簡要分析。
從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9月份華東和華南港口庫存總量維持在100萬噸以上,庫存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去庫存化任務較為艱巨。雖然部分業內人士對于后市較為看好,但是庫存較高,商家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部分商家為回籠資金“忍痛割愛”低價出貨,導致場內心態不穩,市場上行遭受阻力。
華東和華南港口庫存量統計表
但是,高成本使得部分商家望洋興嘆,不愿輕易低價出貨。外盤和內地市場價格較高,導致華南和華東港口到貨甲醇成本處于相對高位。
9 月份CFR中國基本在360美元/噸以上,折合2700元/噸以上,港口的進口貨源成本較高,市場處于倒掛狀態,這是商家不愿低價出貨原因之一。
港口的國產貨源基本來自西北以及西南地區生產企業,西北市場因部分甲醇制烯烴廠家外采甲醇影響,價格持續大幅走高,導致集港成本加大,到貨成本也隨之增大。因此成本高企制約部分商家不敢輕易低價銷售。
因此高庫存遭遇高成本以后,市場難以順利上行,基本維持區間震蕩的狀態。
而解決市場病態的“良藥”則是需求的支撐。但是事實并不隨人所愿,沿海的甲醇下游市場缺乏有效支撐,并沒有出現“金九”行情。
新興下游裝置運行不穩定,而傳統下游更是不堪一擊。
甲醛市場持續不溫不火,負荷提升有限,對于甲醇需求無擴增;而醋酸市場持續下滑,供大于求的矛盾較為突出;二甲醚廠家負荷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因此需求放量存在一定困難。需求是市場的“頂梁柱”,需求沒有實質改善,高位庫存就不會得到緩解,久而久之,直接影響到場內人士的心態,低價放貨也就在情理之中。
高庫存和低需求使得市場呈現弱勢狀態,而高成本抑制市場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因此市場持續在2600-2700元/噸之間徘徊。
面對如此境況,卓創認為,近期應密切關注馬油和伊朗等國外裝置的運行情況,對外盤價格和進口貨源量的影響;以及下游廠家的負荷提升情況和原料采購進程,抓住最佳時機去庫存化,使得沿海“兩高一低”困境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