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安部消防局發文正式松綁B1級修建外墻保溫材料時,面臨寬廣的商場前景,聚氨酯(PU)修建保溫材料職業雄心壯志。兩年過去了,跟著中國對修建保溫注重程度日益進步,各地既有修建節能改造如火如荼,聚氨酯保溫材料市場的確擴展了,可是間隔公司的期望值好像還有不小的間隔。
“市場確實大了,但是我們的日子并不好過,甚至是越來越難。”一位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企業的負責人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是什么原因讓企業在日益擴大的市場中難覓商機?中國化工報記者日前從呼和浩特舉行的中國(內蒙古)聚氨酯外墻保溫技術研討會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采訪。
市場日益擴大
“應該說,從2012年公安部消防局正式松綁B1級建筑外墻保溫材料至今,聚氨酯外墻保溫材料市場總體確實出現了增長,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秘書長朱長春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
朱長春表示,我國節能減排目標壓力與日俱增,建筑節能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份額由此出現增長。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建筑節能目標的提高。根據我國建筑節能發展的基本目標,新建建筑要實現65%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目前,北京、烏魯木齊等城市已經將新的住宅節能標準提高到75%,其他城市也在積極跟進,這就給保溫性能突出的聚氨酯材料帶來了發展契機。二是各地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增多。
目前我國多個城市開展由政府主導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給原有的老舊建筑重新外鋪保溫材料,由于聚氨酯材料具有較好的系統防火性能,在不少地區的保溫材料中占據主流地位。三是各地城鎮化速度加快。由于相關政策、標準要求,中、高層民用建筑必須采用B1級及以上的防火材料,也為聚氨酯材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由于價格高于目前應用最廣的聚苯乙烯板材,目前來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一些高端樓盤、公共建筑,還是聚氨酯材料應用的主要領域。如在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中,硬泡聚氨酯的市場占有率2012年為50%左右,2013年達到了76%,2014年這一數字有望繼續提高。”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教授級高工鮑宇清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無序競爭加劇
不過,目前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發展情況和一些企業的期望還有相當的距離。產能過剩和隨之而來的市場混亂,是行業揮之不去的陰霾。
“現在的市場總體上說就是無序競爭。由于生產門檻較低,現在我國100萬平方米/年以上硬泡保溫板材生產線有300多條,各類小企業層出不窮。往往在某地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招標時,這些企業的出價之低,讓大企業大跌眼鏡,產品質量可想而知。”廊坊華宇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春青說,雖然市場變大了,但是參與的聚氨酯企業太多,而且很多中小企業以不合格產品低價競爭,擾亂了市場秩序。
根據去年10月開始執行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2012),B1級保溫材料的氧指數值必須大于等于30,否則即為不合格產品。對于聚氨酯材料而言,提高氧指數則意味著提高成本,因此有些企業就開始在氧指數上做文章。
“有一次,我們公司參與投標一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中標單位的聚氨酯售價不足1200元/立方米。后來,我自己去現場取樣檢測,發現氧指數只有 23。”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送檢樣是一個樣,真正運到工地的又是一個樣。這樣搞,市場就亂了,大家以后都沒得做。”
也有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反映,他參加投標時,經常會發現很多不知名的企業投標,由于缺乏技術和經驗,他們會采用一些代工或貼牌產品,質量堪憂。
不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總院防火所研究員季廣其告訴記者,根據他在北京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實地考察的情況,聚氨酯產品的防火指標檢測結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推廣多措并舉
“聚氨酯材料的保溫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從航空航天到冰箱冷庫,包括很多地方的住建、消防部門大樓,這些對保溫性能有嚴格要求的地方,用的都是聚氨酯材料。但是了解聚氨酯材料的普通民眾還不多,對于市場環境的整肅,難度較大。”上海華峰普恩聚氨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志勇說。
唐志勇表示,目前民眾對于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的優點知之甚少,開發商也極少將其作為賣點進行宣傳,因此缺乏推廣應用的動力。“由于市場缺乏關注度,而且產品用在建筑外飾面之內,就算有質量問題也不會馬上暴露出來;而對于保溫性能,民眾也很難量化評價,因此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市場監督、管理力度還有待提高。”唐志勇說。
對此,不少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企業將產品推廣的重點放在東三省、新疆、內蒙古等高寒地區。
“現在,我們重點往內蒙古、新疆等高寒地區推廣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一是因為當地氣溫較低,對建筑保溫材料性能要求高,聚氨酯材料更有用武之地。二是當地很多彩鋼板房、水壩、羊絨加工車間等對溫度、濕度有較高要求的地方,聚氨酯材料更適用。三是當地政策對建筑材料的類型有一定的要求,擴大了聚氨酯的市場份額。”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高級顧問方麗麗說。
9月15日,遼寧省住建廳、公安廳聯合發布《遼寧省民用建筑外墻保溫系統防火暫行規定》要求,“民用建筑采用B1級保溫材料時,應采用熱固性保溫材料。熱固性保溫材料主要包括硬泡聚氨酯、酚醛泡沫板等。”據悉,遼寧成為繼新疆、黑龍江等地之后,又一個對于熱固性、熱塑性建筑外保溫材料應用領域進行政策區分的省份。
“現在我們內蒙古已經在全國率先推行了綠色建筑能效等級。我們會通過實地測試,參照家電能效等級制度,根據建筑的保溫效果,評出一、二、三星級。這樣,哪些房子保溫效果好,哪些效果不好,老百姓就會一目了然。由于建筑保溫可以明顯節電、減支,因此有了這個規定,開發商就會更加重視建筑保溫,而聚氨酯材料也就更有發展前景。”內蒙古綠色建筑協會秘書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工楊永勝說。
“如果從建筑節能標準提高這個角度來說,以后全面推廣75%節能目標,聚氨酯市場份額肯定是要大幅提高。不過,目前產品價格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季廣其說。
市場前景依然光明
聚氨酯保溫材料在國外市場應用非常普遍,美國市場聚氨酯保溫材料的應用量達到57%,在日本超過32%。相比之下,我國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中聚氨酯的應用占比不足10%。在我國,聚氨酯保溫材料每年正以很高的速度在發展。
因為其安全和節能的不可替代性,參照發達國家的情況,聚氨酯保溫材料未來還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建筑節能領域的應用推廣也將帶動聚氨酯原材料市場發展。
目前,聚氨酯保溫材料市場的惡意競爭,嚴重擠壓了合規企業的生存空間。下一步,我們要規范全國聚氨酯產品生產秩序,組織行業專家開展聚氨酯材料產品質量檢查,對出現的不合格產品,堅決予以曝光,加大懲處力度,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對寒冷的廣大北方區域市場來說,硬泡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優勢顯得更加明顯。日前,內蒙古自治區下發的《關于印發自治區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期,內蒙古新建、改擴建綠色建筑面積達到15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面積達到新建民用建筑總量的20%。為此,內蒙古將大力實施綠色建筑戰略,確保實現綠色建筑行動目標,逐步形成包括綠色建材在內的綠色建筑產業鏈。
目前,內蒙古墻體保溫市場發展迅速,對墻體保溫的工程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高效保溫節能環保的產品需求量與日俱增。在全方位強有力的推動下,包括聚氨酯在內的眾多新型節能產品在內蒙古將得到很好的推廣應用。
由于聚氨酯是導熱系數最小的保溫材料,所以采用聚氨酯做外墻外保溫材料,和其他的保溫材料相比,可以多出1%到1.5%的使用面積。
目前我國每年的房屋竣工面積是10億平方米,如果按照1%的差異來算,房屋使用面積會有1000萬平方米的差異。
從老百姓和政府的角度來看,采用聚氨酯做保溫材料更實惠。
另一方面,如果在相同的使用面積下,使用PU做保溫材料,房屋的建筑面積會比使用其他保溫材料更小,在容積率一定的情況下,土地面積就會更小,能達到節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