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U中文名稱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是由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或甲苯二異氰酸酯(TDI)等二異氰酸酯類分子和大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醇(擴鏈劑)共同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TPU可加熱塑化,化學結構上沒有或很少交聯,其分子基本是線性的,然而卻存在一定的物理交聯,主要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之分,是一種新型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材料。
它硬度范圍寬(60HA-85HD)、耐磨、耐油,透明,彈性好,是一種各項性能優異,可以代替橡膠,軟性聚氯乙烯pvc材料。它優異的物理性能,例如耐磨性、回彈力都好過普通聚氨酯、PVC,耐老化性好過橡膠,是介于橡膠和塑料的一類高分子材料,在日用品、體育用品、玩具、裝飾材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可以說是替代PVC和PU,以滿足越來越多領域的環保要求的最理想的材料。被國際上稱為新型環保聚合物材料。
TPU首次由德國Bayer公司開發成功并開始工業生產,隨后其他各大公司也開始相繼生產,至今已經有50多年歷史了。
在亞洲,日本是第一個引進了德國的TPU生產技術的地區,隨后在20世紀八十年代,臺灣從日本又引進了這種技術,并且開始工業化生產。
我們大陸地區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過“七五攻關”,初步掌握了TPU雙螺桿法連續生產合成技術,但是由于TPU生產技術門檻高,特別是設備要求和生產管理水平要求高。所以我們大陸的生產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研究也沒取得太大的進展,研發和生產水平一直落后與外資企業和臺資企業。
本世紀后,隨著各大臺灣企業的登陸,大陸的TPU生產才得到了大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