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國化工報記者在天津舉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生物基纖維材料高峰論壇上了解到,我國已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T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纖維及改性PTT纖維關鍵裝備及成套工藝技術,打通了生物基PTT纖維生產的技術鏈條,生物基PTT纖維有望實現規模化生產。
PTT纖維被看做是未來聚酯纖維重要的替代產品,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它的重要原材料是PDO(1,3-丙二醇),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如何提高PDO的生產能力,實現由PDO合成PTT聚酯切片成為阻礙我國PTT纖維產業化發展的難題。
此前,江蘇盛虹集團與清華大學合作,利用粗淀粉原料或生物柴油副產物甘油,分別采用兩步法和一步法發酵聯產PDO和BDO(1,4-丁二醇),開發的微氧流加發酵工藝提高了克雷伯氏菌生物量及總二醇的得率,通過添加適量反式丁烯二酸,提高了PDO的生產強度,完成了發酵罐1000立方米規模的 PDO工業性試驗,填補了國內生物法生產PDO的空白。
近期,盛虹集團再度對PTT合成技術發起科研攻關,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TT及改性PTT關鍵裝備及成套工藝技術。
該技術已經應用于國內首個生物法合成PDO項目,并已建成1個5萬噸/年以上的生物基PDO、1個3萬噸/年以上的生物基PTT生產裝置。該項目完成后,我國將擁有PDO發酵、 PTT聚合紡絲技術、PTT面料印染技術等完整的PTT產業鏈技術,該項目的規模化生產,將全面提升我國PTT產業的生物制造水平。
據盛虹集團負責人介紹,杜邦是目前PDO產品的最大生產商,其PDO主要用于生產PTT纖維材料。杜邦牢牢抓住PTT纖維產業鏈頂端的PTT聚酯切片生產技術,對中國企業只通過合作的方式出售PTT切片,由于掌握了核心技術,杜邦成為PTT纖維市場的最大贏家。盛虹此次對PTT生產技術的開發,打破了國外在這一產業的壟斷,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產品質量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PTT纖維具有自然舒適的手感,良好的拉伸和回彈性,并且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染色,且水洗牢度高,抗靜電性能好,可同羊毛等天然纖維混紡。它綜合了錦綸的彈性和柔軟性,以及腈綸的蓬松性和滌綸的抗污性能。不僅可以廣泛應用于服裝等紡織品領域,在醫療衛生等非織造布領域也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