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表示,當前我國工業經濟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自主創新不足。我國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不足1%,發明性專利只占全球的不到3%,一些關健技術、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二是資源環境難以支撐,2013年我國用占世界21.3%的能源創造了11.6%的GDP。三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不少行業產能嚴重過剩,2013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9%,落后產能占15%。四是地區、行業不平衡、不協調,企業結構失衡,產業雷同,園區集群化發展粗放。
李毅中提出,為實現工業化目標,我國應改造優化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當前新興產業發展積極性很高,防止盲目投資,制定并組織實施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編制技術標準、行業規范是當務之急。多晶硅、光伏產業近年來的調整變化為防止戰略性新興產業盲目投資積累了經驗:首先要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其次是要培育國內市場擴大內需;再次是政府不應當過多干預主導項目投資,而要把注意力放到把握市場信息,制定標準、政策、規劃上。
要大力推進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二產三產協調融合,共同發展。實踐證明,制造業服務化不僅是工業調整結構顯著提升增加值的有力措施,而且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