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浪費,用塑料袋打包飯菜
“這些都沒怎么動,還是都打包回去吧。”日前,家住漢安大道的陳先生一家為了慶祝女兒考上大學,一家人在臨江小區美食街一餐館內開心的吃了一頓。
可吃完飯后,還剩下不少,陳先生覺得太浪費了,就叫服務員拿來塑料袋打包。一些還比較熱的、油的食物,服務員就用兩個袋子重疊裝在一起。
家住南環路的吳女士平時不喜歡在外邊吃飯,認為外邊做的東西不干凈,“特別是那些餐具,很多人都用過,也不知道有沒有消毒,太不衛生了。”即使有時實在不想做飯,也是在外邊打包回家吃。吳女士說:“平時打包都是用的塑料袋,這個比那些碗筷應該干凈多了。”
街頭小吃攤
用塑料袋裝食物很普遍
油條、包子、豆漿……這些是許多市民早餐的主要選擇。很多人為了方便,會直接用塑料袋打包帶走。“但我從來沒有注意過裝包子、油條的塑料袋的質量問題。”市民張梅說。
8月26日早上,記者對臨江小區的一些早餐攤點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很多市民在買早餐時,攤點老板會直接用塑料袋裝好遞給客人,而買早點的市民也很自然的接過已經裝好的早點。記者發現,市民中沒有一人會咨詢老板所用塑料袋的質量問題。
除了早餐店使用塑料袋裝食物的情況比較普遍外,記者還發現,由于許多大排檔、小吃攤也會大量的使用塑料袋。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賣米線、粉條、涼面的攤點,為了方便直接在碗上套上塑料袋。當米線、粉條煮好后直接裝進已經套好袋子的碗內,等食客吃完后只需將塑料袋扔掉,也不用洗碗,十分方便。“這樣比直接用碗吃干凈多了。”市民嚴美認為。
塑料袋很便宜
3分錢就能買一個
8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黃桷井商城,走訪了一圈后發現,有好幾家商鋪都有賣塑料袋。
記者走到其中一家商鋪看到,藍的、紅的、黑的、白的……各種顏色的塑料袋,大大小小的整整齊齊的擺在貨架上。其中有很多都沒有產品信息,有些拿起來一聞,還有特別重的塑料味,用手一摸,十分粗糙。同時,記者注意到,其中有小部分塑料袋上印有“食品包裝袋”幾個字和產品生產商家。但袋子上并沒有說明可以裝盛哪些食物。
“老板,這些印有‘食品包裝袋’的才能裝食物啊?”“也有些商家用其他的塑料袋,這根據個人情況。”一賣塑料袋的老板告訴記者。當記者詢問價格時,該老板說,“好一點的,厚一點的2.5元40個,便宜的1.5元50個。”“這么便宜啊,裝熱的東西也可以?”記者疑惑地問道,“都可以,大家都這么用,沒得問題。”
專業人士:
塑料袋最好不要裝熱食
根據《塑料購物袋的環保、安全和標識通用技術要求》規定,塑料袋上應明確標示生產廠家名稱、標準編號、規格、材質等信息。沒有QS標識及編號卻標示“食品用”字樣的塑料袋可能有安全隱患。
據專業人士稱,塑料袋分兩種,一種是用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制成的食品包裝袋;另一種是用氯乙烯做成的非食品包裝袋。按規定,只有符合國家衛生規定的專用食品袋才能用來裝入口食物,這種塑料袋必須注明“食品用”字樣。而不符合標準的塑料袋多含有聚氯乙烯,遇到高溫會釋放出鉛等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只能作為一般包裝使用。
而聚乙烯材質的塑料袋又稱PE塑料袋,基本都是食品級的,不含塑化劑,但即便如此也不宜盛裝高溫食品,只可以用于盛放低于50℃的冷涼固體食品。而市面上大多數塑料袋都不屬于食品級,特別是有顏色的塑料袋。“非食品級塑料袋里可能含有塑化劑。”農紹莊說,塑化劑是油溶性的,在油或酸的環境下容易溶出,所以一旦使用非食品級塑料袋在這種環境下很可能會釋放出有害物質,長期使用可能會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