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塑化網(wǎng) www.PVC123.com 訊:
異氰酸酯是異氰酸的各種酯的總稱。若以-NCO基團的數(shù)量分類,包括單異氰酸酯R-N=C=O和二異氰酸酯O=C=N-R-N=C=O及多異氰酸酯等。
異氰酸酯用途
單異氰酸酯是有機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可制成一系列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也用于改進塑料、織物、皮革等的防水性。二官能團及以上的異氰酸酯可用于合成一系列性能優(yōu)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膠、彈力纖維、涂料、膠粘劑、合成革、人造木材等。
目前應用最廣、產(chǎn)量最大的是有:甲苯二異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簡稱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ethylenediphenyl Diisocyanate,簡稱MDI)。
甲苯二異氰酸酯(TDI)為無色有強烈刺鼻味的液體,沸點251°C,比重1.22,遇光變黑,對皮膚、眼睛有強烈刺激作用,并可引起濕疹與支氣管哮喘,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合成橡膠、絕緣漆、粘合劑等。根據(jù)其成分,甲苯二異氰酸酯屬含氮基的有機化合物。
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分為純MDI和粗MDI。純MDI常溫下為白色固體,加熱時有刺激臭味,沸點196°C,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沫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革、粘合劑等。根據(jù)其成分,純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也屬含氮基的有機化合物。
還有非黃變型的1,6-己二異氰酸酯(HDI)。
異氰酸酯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異氰酸酯
中文別名:異氰酸
英文名稱:isocyanic acid
英文別名:Isocyanic acid; Hydrogen isocyanide;Polyisocyanates;
CAS號:75-13-8
分子式:CHNO
分子量:43.0247
密度:1.04g/cm3
沸點:39.1℃
閃點:<-15℃(閉杯)
自燃點:534℃
蒸汽壓:6750mmHg at 25°C
外觀:無色清亮液體, 有強刺激性。
溶解性:15℃時水中溶解度:1%;20℃時6.7%。
用途:用于家電、汽車、建筑、鞋業(yè)、家具、膠粘劑等行業(yè)。
危險性:除不銹鋼、 鎳、玻璃、 陶瓷外其他材料與其接觸均有被腐蝕危險。尤其不能使用鐵、鋼、鋅、錫、銅或其合金作為盛裝容器。
化學反應:容易與包含有活潑氫原子的化合物: 胺、水、 醇、酸、 堿發(fā)生反應。
與水反應生成甲胺、二氧化碳; 在過量水存在時, 甲胺再與MIC反應生成1,3-二甲基脲, 在過量MIC時則形成 1,3,5-三甲基縮二脲。這二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
純物在有觸媒存在條件下, 發(fā)生自聚反應并放出熱能。
遇熱、明火、氧化劑易燃。燃燒時釋出MIC蒸氣、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氰化氫。
高溫 (350~540℃)下裂解可形成氰化氫。
遇熱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煙氣。
制備方法:工業(yè)上主要采用伯胺光氣法生產(chǎn)異氰酸酯,其反應如下:
化學反應式
由二胺光氣法可制得二異氰酸酯:
化學反應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合成理論的不斷深入,硝基化合物直接與一氧化碳高溫高壓催化合成異氰酸酯的工藝越來越來成熟。
由于異氰酸酯結構中含有不飽和鍵,因此具有高活性,容易與一些帶活性基團的有機或無機物反應,生成聚氨酯彈性體。
(1)與羥基化合物的反應:如與多元醇、聚醚、聚酯酰胺、蓖麻油等含活性羥基化合物反應生成氨甲基酸酯。
(2)與含氨基化合物的反應:與胺類化合物反應通常生成取代脲,如果進一步發(fā)生反應則最終生成縮二脲。
(3)與水反應:與水反應生成胺和二氧化碳,胺進一步與異氰酸酯反應生成取代脲。
(4)與含羧基化合物的反應:與有機羧酸、末端為羧基的聚酯等化合物反應,先生成混合酸酐,最后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而生成酰胺。
(5)與氨基甲酸酯的反應:反應生成脲基甲酸酯。
此外,異氰酸酯在適當?shù)臈l件下還可以發(fā)生自聚反應,形成二聚體或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因此,異氰酸酯一般要求在低溫、無光照條件下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