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門顯神威車棚"零失竊"
非機動車失竊是小區里常見的事。然而,截至上月,長寧區匯川路300弄小區已經連續兩年未被偷走1輛車。此前,小區車棚是由門衛看守的。對于偶有失竊,居民頗有怨言,甚至不愿支付管理費。兩年多前,非機動車車棚安裝了IC感應式自動門,實行“無人管理”、自助取車。根據華陽路派出所記錄,安裝至今再無一起竊案發生。
自動門24小時常閉
上周,記者走訪了匯川路300弄小區。這是一個舊式公房小區,沒有物業公司,居委會幾乎管理一切日常事務。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長華演示了自行車棚的IC感應式自動門:一扇形似樓道防盜門的綠漆鐵門,門鎖區域有一塊黑色的感應區域。她掏出鈕扣式的藍色感應鑰匙,靠近黑色區域,“嗒”的一聲,門便打開了。待記者走進車庫,在閉門器控制下,門緩緩合上。
張長華說,兩年多前,她受防盜門的啟發,為車棚安上了自動門。之前,每位車主每月繳納7元管理費,2名門衛看守車棚,一人7時到15時值班,另一人15時到23時值班。半夜、凌晨,門衛是不值班的。車棚無門,可以隨意進出,結果盜竊案頻發。現在,每位車主花15元買一枚感應鑰匙,每月繳納2元電費。自動門平時處于常閉狀態,車主自助進出車棚取車。
后來,長寧公安分局華陽路派出所所長王煒走訪社區時,看中了自動門的防范效用。他嘗試在地區推廣自助出入車棚的停車方式。近一年前,凱旋路10弄小區車棚也裝上了自動門,運行至今,竊案大幅下降。
雇了門衛照樣被盜
為何有人管理的時候,車棚頻頻失竊;裝上了自動門、實行“無人管理”,卻能造就兩年“零發案”?
雇用門衛看守車棚,其實很不經濟。拿匯川路300弄來說,棚里有100多輛車,每位車主交7元管理費,一個月也就700元錢。居委會給門衛開工資、加“四金”,花費了很大成本。門衛每人每月拿到手的錢也只有近2000元,工作談不上多么積極。居民每月掏7元錢,心里不情不愿。有些居民甚至形成了一股情緒:一次,有人車被偷了,去派出所報案,要求門衛賠錢,鬧到了居委會。居委會與車主本無合同關系,但也只得湊錢賠償息事寧人。居民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居委會設了門衛,不論車被偷了、反光鏡碰壞了,還是停車產生矛盾,居委會就得包管一切。
張長華說:“原先,車棚的門常開不關。居民進出車棚得到了方便,也埋下了不安全隱患。居民想要方便的同時,把失竊風險全部歸咎于門衛的不盡職。到了后,居民的社區自我防范意識越來越淡泊。”
“新政”曾遇陣痛期
南開區自動門銷售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