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和塑料的區別
簡單的說,塑料與橡膠本質的區別在于塑料發生形變時塑性變形,而橡膠是彈性變形。換句話說,塑料變形后不容易恢復原狀態,而橡膠相對來說就容易得多。塑料的彈性是很小的,通常小于,而橡膠可以達到1000%甚至更多。塑料在成型上絕大多數成型過程完畢產品過程也就完畢;而橡膠成型過程完畢后還得需要硫化過程。
塑料與橡膠同屬于高分子材料,主要由碳和氫兩種原子組成,另有一些含有少量氧,氮,氯,硅,氟,硫等原子,其性能特殊,用途也特別。在常溫下,塑料是固態,很硬,不能拉伸變形。而橡膠硬度不高,有彈性,可拉伸變長,停止拉伸又可回復原狀。這是由于它們的分子結構不同造成的。另一不同點是塑料可以多次回收重復使用,而橡膠則不能直接回收使用,只能經過加工制成再生膠,然后才可用。塑料在100多度至200度時的形態與橡膠在60至100度時的形態相似,所以塑料不包括橡膠。
塑料制作污染成本非常高,尤其對于空氣污染、排放污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而排放出的氣體及污水都帶有非常刺鼻的化學物質成分,生產過程中產生黑煙帶有劇毒。
橡塑也分為兩種:天然橡塑和合成橡塑,合成橡塑也具有污染排放帶有劇毒;而現在國家提倡使用天然橡塑來加工,天然橡塑制作為零污染零排放,正好符合現在低碳生活的國際議題,但天然橡塑對于以上兩種也具有性能上的區別。
橡膠原料的配制可分三個基本過程
1.塑煉:塑練是將生膠剪斷,并將生膠可塑化、均勻化,幫助配合劑的混練作業。其效果是改善藥品的分散,防止作業中產生摩擦熱,而致橡膠發生焦燒現象,進而改變橡膠的加工性。
2.混煉:混練是將配合藥物均勻混入塑煉完成的生膠中,而混煉的優劣,直接影響制品的良否。藥物分散不均,分子結構無法完全交聯,橡膠則無法達到理想的物性。
3.壓出:混煉完成的生膠,經過壓出作業,將膠料中含有的多余空氣壓出,并完成所需的厚度,以利于模具內之成型作業。
一般工業用雙面膠,可分壓克力膠系及橡膠膠系兩大類。而此兩大類,又都可分有基材及無基材兩種型態(有基材:于膠中加上一層棉質,加強雙面膠本身膠量及強度、無基材:純膠質,確保雙面膠之透明度)。因橡膠膠系的主體為CR,用于橡膠制品,極易與橡膠之硫化系統,產生反應而變紫色。所以較淡顏色的橡膠制品,均采用壓克力膠系中的有基材雙面膠(同種類的雙面膠,無論有基材或無基材,均以其本身膠質厚度做區分。
老化現象
依橡膠成品所處的環境條件,隨時間的經過,引起龜裂或硬化,橡膠物性退化等現象,稱之為老化現象。引起老化的原因,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內部因素有橡膠的種類、成型方式、鍵結程度、配合藥物的種類、加工工程中的因子等。
老化現象的防止,著重于正確的膠種選擇及配方設計,外加嚴謹的生產理念。如此才可增加橡膠制成品的壽命,并發揮應有的特殊功能。
產品特性
1.橡膠制品成型時,經過大壓力壓制,其因彈性體所俱備之內聚力無法消除,在成型離模時,往往產生極不穩定的收縮(橡膠的收縮率,因膠種不同而有差異) ,必需經過一段時間后,才能和緩穩定。所以,當一橡膠制品設計之初,不論配方或模具,都需謹慎計算配合,若否,則容易產生制品尺寸不穩定,造成制品品質低落。
2.橡膠屬熱溶熱固性之彈性體,塑料則屬于熱溶冷固性。橡膠因硫化物種類主體不同,其成型固化的溫度范圍,亦有相當的差距,甚至可因氣候改變,室內溫濕度所影響。因此橡膠制成品的生產條件,需隨時做適度的調整,若無,則可能產生制品品質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