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是塑料的流動性(熔體指數):
塑料流動性是指在成型過程中塑料熔體(或分散體)在一定的溫度與壓力作用下充填模腔的能力。流動性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成型工藝的許多參數,如成型溫度、壓力、模具澆注系統的尺寸及其它結構參數。在決定零件大小與壁厚時,也要考慮流動性的影響。
工業中,對塑料熔體流動性的好壞采用統一的方法測定。對熱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熔體指數測定法和螺旋長度實驗法。熔體指數測定法是將被測的熱塑性塑料裝于標準裝置中,在規定溫度和恒定負荷下,通過測定熔體在一定時間(10分鐘)內流過標準毛細管的重量值來確定其流動性的狀況,該值稱為熔體指數,單位為克/10分鐘,通常用符號MI表示。它通常作為熱塑性塑料質量控制和熱塑性塑料成型工藝條件的參數。對同一種塑料,可以用熔體指數來比較其分子量的大小,以此作為生產的質量控制。一般來說,對化學結構一定的塑料,其熔體指數越小,分子量就越大,其斷裂強度、硬度韌性、耐老化穩定性等性能都有所提高。而熔體指數大,分子量就小,成型時的加工性能就相應好一些。
塑料的流動性(熔體指數測試方法)
1.接通電源,將機筒和活塞桿加熱到選定的溫度(各種塑料選定的溫度見附錄)。
2.將塑料在選定溫度下保溫10分鐘,然后取出活塞桿,往機筒中裝入稱好的試樣,用活塞桿將料壓實,隨后將活塞桿插入機筒內。
3.試樣保溫約6~8分鐘后,在活塞桿頂部裝上選定的砝碼,試樣即從毛細管中擠出來。在20分鐘內切取幾個切割段,其中切割段和含氣泡的切割段棄掉。至少取連續切取的三個切割段,分別稱重,按下式計算熔體指數:
MI=W/t ×600(克/10分鐘)
式中 W:三個切割段重量的算術平均值,單位:克
t:每個切割段所需時間,單位:秒
1—砝碼 2—活塞桿 3—溫度計
4—機筒 5—活塞頭 6—標準毛細管
常見塑料的熔體指數測試條件
被測定樹脂 溫度(°C) 荷重(克) 壓力(公斤/厘米2)
聚 乙 烯 190 2160 3.04
190 21600 30.40
ABS 樹 脂 200 5000 7.03
230 1200 1.69
丙烯酸樹脂 230 3800 5.34
190 5000 7.03
200 5000 7.03
230 1200 1.09
聚 乙 烯 230 3800 5.34
聚 丙 烯 230 2160 3.04
190 2160 3.04
聚甲醛樹脂 190 1050 1.48
聚 碳 酸 酯 300 1200 1.69
275 325 0.46
235 1000 1.41
235 2060 3.04
聚 酰 胺 235 5000 7.03
聚醋酸乙烯 190 10000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