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文 名】Chrysin
【拉丁文名】Oroxylum indicum(L.)Vent
【普通名稱】白楊素
【植物異名】木蝴蝶
【有效成分】白楊素
【產品規(guī)格】98%
【分 子 式】C15H10O4
【分 子 量】:254
【藥用部位和產地】白楊素來源于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種子、莖皮,松科植物山白松(Pinus mon-ticola Dougl.)的心木,芒松(P.aristata Engelm.)的心木。主產于云南思茅、普洱、騰沖、墨江,貴州冊亨、望謨、羅甸等地。此外,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地亦產
【臨床作用】抗腫瘤作用,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作用機制,誘導細胞凋亡作用,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拮抗作用 抗癌、降血脂、防心腦血管疾病、抗菌、消炎等
【活性成分及藥理研究】.活化caspase 大量文獻證實,與凋亡有關的 caspase級聯反應包括凋亡起始分子caspase和凋 亡效應分子caspase。磷酸化Akt/PKB表達能調節(jié) 其下游與凋亡有關的蛋白表達。磷酸化的Akt/ PKB通過對Bad,NF_出,caspase9前體分子及Bax 等蛋白的調節(jié),來抑制細胞凋亡。研究者發(fā)現,白楊素誘導U937白血病細胞凋亡同caspase 3的活化 有關,同時Akt/PKB信號傳導途徑也發(fā)揮重要作 用。在U937白血病細胞中,通過PI3K 抑制劑 I.Y294002有效地抑制Akt/PKB的磷酸化,促進白楊素誘導U937白血病細胞凋亡。研究者還發(fā)現采 用不同濃度的白楊素作用U937細胞12h后,隨著白楊素作用濃度的升高,瓊脂糖凝膠電泳出現了典 型的DNA梯形條帶。流式細胞術分析,隨著白楊素作用濃度的升高,U937細胞出現了明顯的細胞 周期G1期阻滯. 1.2 抑制CK2的活性 蛋白激酶CK2(簡稱 CK2)是一種在真核細胞中普遍表達的蛋白激酶。 CK2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哺乳動物CK2 能取代酵母的CK2。CK2催化帶有經典基序(s/TXXD/E)酸性區(qū)的絲氨酸或者蘇氨酸磷酸化。 CK2可調節(jié)許多基本的細胞生物學行為,與生物體 的生長和發(fā)育相關,特別令人關注的是與腫瘤生物 學特征相關。實驗研究表明,CK2催化許多癌基因 蛋白(包括C-Myc、Max、C-Jun)的磷酸化,抑制其通 過泛素一蛋白酶體途徑降解。CK2催化I出磷酸化 能加速羧基端PEST區(qū)的降解,有利于NF-KB活 化,促進抗凋亡基因的轉錄。白楊素是蛋白激酶 CK2的選擇性抑制劑。Diane等報道,白楊素抑制 CK2活性,通過增加泛素一蛋白酶體途徑降解f}I Catenin蛋白,進而抑制LEF一1轉錄活性 2 白楊素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與增殖 2.1 抑制COX-2的作用 COX是催化花生四烯 酸轉化為前列腺素類物質(PGs)的關鍵酶。PGs可 作為第二信使,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 COX有兩種同分異構體,即COX_1和COX_2。 COX_1為結構性基因,介導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 PGs的合成,如血管收縮,免疫反應,血小板凝集,胃 腸粘膜保護,以維持機體自身功能的穩(wěn)定。COX一2 為誘導性基因,受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癌基因,內毒 素,腫瘤促 進劑等因素的刺激。COX_2在許多不同 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細胞中常常高表達。
為這種高表達是腫瘤發(fā)生的早期事件,也與腫瘤的 侵襲,轉移和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有關。研究表明, 白楊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抑制單核巨噬細胞 (Raw264.7)誘導型COX一2的作用而發(fā)揮抗炎及抗 腫瘤作用[3]。白楊素通過與噻唑烷酮類化合物不同 的方式,激活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因子活化受體-/ (PPARgamma)抑制COX-2的活性。白楊素還能 通過阻滯NF-II 6與COX-2的啟動子結合,而影響 COX-2蛋白和tuRNA的表達 2.2 拮抗受體 與許多腫瘤的發(fā)生 有著密切的關系。如子宮肉瘤,子宮內膜癌,結腸癌,乳腺癌等。研究發(fā)現,白楊素通過拮抗受 體,抑制人乳腺癌細胞系(MC,F-7)細胞ENA合成, 抑制乳腺癌細胞的生長與增殖 2.3 對腫瘤細胞有細胞毒作用 白楊素能顯著抑 制人癌細胞的生長[6],白楊素及其衍生物能 抑制A-549,P388,HL-60,SGC-7901,HT-29l_7 等 腫瘤細胞的生長,且呈劑量和時間依賴性。 2.4 增強抑癌基因的活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 有機體的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的正負調控信號。癌基 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常常引起腫瘤的發(fā)生。 研究者用白楊素處理C6神經膠質瘤細胞,發(fā)現白 楊素能激活p38一MAPK,引起p21WAF1/CIP1的 升高,導致Rb磷酸化水平下降,CDK2和CDK4活 力下降,使C6神經膠質瘤細胞出現了明顯的細胞 周期G 期阻滯,抑制了C6神經膠質瘤細胞的生 長 2.5 抑制PCNA的活性在細胞DNA的合成中, PCNA(細胞增殖核抗原)是DNA聚合酶6和£所 必要的。在許多惡性腫瘤細胞中,PCNA(增殖細胞 核抗原)常常高表達,且PCNA的表達與腫瘤的惡 性程度呈正相關。張廳,陳曉蘭實驗發(fā)現在宮頸癌 Hela細胞中,白楊素抑制了PCNA的活性,影響癌 細胞的DNA的合成,抑制了Hela細胞的增殖,且 存在時問和劑量的正相關. 3 白楊素抗基因突變作用 化學致癌劑誘發(fā)的腫瘤常表現為特定的基因位 點改變,從而引起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滅活。 據報道,白楊素能誘導人肝細胞癌(HepG2)細胞和 人直腸癌細胞系(Caeo-2)細胞尿苷酸二磷酸一葡萄 糖醛酸轉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D— FGTs)的表達和活性,抑制致癌物質PhlP(2一氨基一 卜甲基一6一唑吡啶)誘導基因突變而發(fā)揮抗基因突 變作用 4 白楊素抗腫瘤細胞多藥耐藥作用 腫瘤細胞對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是藥物化療能 否成功的關鍵。耐藥性在機理上主要涉及多藥耐藥 性(MDR)和凋亡抗性兩個方面。MER產生的原因 很復雜,但普遍認為rndr.一1基因過度表達產生的P一 糖蛋白(P—gP)是MBR產生的重要原因。p--gp是 一種能量依賴性藥物排出泵,它既可以與一些抗腫 瘤藥物及其他藥物結合,又存在ATP結合部位。Pgp 一旦與抗腫瘤藥物結合,通過Aq、P提供能量,將 藥物從細胞內泵出細胞外,抗腫瘤藥物在細胞內濃 度就不斷下降,出現耐藥現象。新近發(fā)現乳癌抑制蛋白(BCRP)與許多重要的抗腫瘤因子的多藥耐藥 性有關,白楊素能有效的抑制該蛋白。白楊素在 0.5gmol/I,或1.0fmol/I 的濃度下,可以增JJ~-fL癌 抑制蛋白高表達的腫瘤細胞中二羥基蒽酮的含量, 在2.5umol/I 的濃度下,能增強二羥基蒽酮對乳癌 抑制蛋白高表達的腫瘤細胞的毒性作用。 5 白楊素衍生物的抗腫瘤活性 白楊素雖然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但因白楊素及其它黃酮類化合物在腸道吸收甚少和5一,7一位 羥基在體內迅速與葡萄糖醛酸結合代謝導致活性較 低而限制了它的臨床應用。天然和合成黃酮類化合 物細胞毒性的構效關系研究表明,具有5,7一二羥基 結構者其細胞毒性較強。為了克服黃酮類化合物在 腸道內吸收甚少的缺點,達到增強黃酮類化合物生 物活性目的,國內外廣大科研工作者試圖將其制成 水溶性的衍生物,以便制成注射劑,使其在體液中能 迅速達到有效濃度,遺憾的是收效甚微。現代藥理 學研究表明,影響藥物吸收的兩個主要因素是水溶 性(aqueous.solubility)和膜通透性(membrane per— meab~lity),當筆者根據化合物的理化性質來預測其 膜通透l生時,主要的一個指標是脂溶性,一般來 說,脂溶性越高,藥物越容易迅速通過細胞膜而被吸 收。Gilles等通過對白楊素進行不同的化學修飾以 研究疏水性以及取代基位置對白楊素衍生物與p-一 gp結合親和力的影響,發(fā)現白楊素通過烷氧基化, 疏水性增強,KD值下降,與P-gp結合親和力加大。 天然及合成的黃酮和異黃酮抗腫瘤作用構效關系研 究表明,C-7和G5位有羥基或環(huán)上有3個羥基 的活性好l川。但黃酮7一位羥基和異黃酮4,-位羥 基很容易被代謝而失去活性。與金雀異黃素類似的 大豆苷(daidzein,4 ,7一二羥基異黃酮)幾乎沒有抗 腫瘤活性。因此,5一位羥基是產生抗腫瘤活性必須 的基因,異黃酮的4,-OH被F,NO。取代后,抗腫瘤 活性比原羥基活性高口引。有人比較了6,8一二一三氟 甲基一7一乙酰氧基白楊素(dFMHAChR)與白楊素體 外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作用的效價強度,發(fā)現dFM— HAChR抑制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細胞系(HL60)細 胞、人結腸癌細胞系(HT-29)細胞和人胃腺癌 (SG(2-7901)細胞增殖作用強,具有誘導SGC7901 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G 期阻滯作用。另外,筆者 亦合成了一系列B環(huán)含三氟甲基的白楊素衍生物, 證實具有顯著抑制HT 29細胞和SGC 7901細胞 生長作用。NO(硝基)引人可增強黃酮和異黃酮的 抗腫瘤活性。8一硝基白楊素具有較白楊素更強的抑制腫瘤活性。近有人比較了白楊素硝基化衍生物 較白楊素體外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作用的效價強度, 發(fā)現8一硝基白楊素抑制人胃癌SC-C-7901細胞人結 腸癌HT-29細胞作用較白楊素更強。
【服用劑量】每天服用量不得超過30mg
【副作用參考】目前沒有發(fā)現有任何副作用
品 質 證 明 書
生產工藝
【提取物名稱】:白楊素
【簡單生產工藝】:
粉碎 溶液提取 濃縮 噴霧干燥
原料 碎原料 提取液 浸膏 干粉(低含量)
溶劑重結晶
真空干燥
干粉(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