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卡星(丁胺)
CAS:39831-55-5
含量:74%
價格:1836/KG
阿米卡星為的半合成衍生物,系在A分子的鏈霉胺部分引入氨基羥丁酰鏈而得。常用其鹽。按干燥品計算,每1mg的效價不得少于690阿米卡星單位。含量測定1000阿米卡星單位相當于1mg的阿米卡星。
【性狀】白色或類白色結晶粉末;幾乎無臭,無味。在水中極易溶解,在甲醇、、氯仿或中幾乎不溶。1%水溶液的pH值應為6.0~7.5。水溶液宜室溫(15~30℃)保存,冷凍或高溫(40℃)可使溶液變淡黃色,但效價不減。阿米卡星性狀穩定,在室溫中至少保效2年,溶液在120℃中80min不減損效價。
【藥理】
(1)藥效學 本品對多數細菌的作用與相似或略優,一般比差。對各種革蘭氏陰性菌和陽性菌、綠膿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但鏈球菌、肺炎球菌、腸球菌霉太多耐藥。對厭氧菌、立克次體、真菌和病毒均無效,本品對多種腸道陰性桿菌和綠膿桿菌所產生的鈍化酶(乙酰轉移酶、磷酸轉移酶和核苷轉移酶)穩定。當細菌對其他氨基糖苷類耐藥后,對本品還常敏感。本品與半合成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類聯合常有協同抗菌效應。如對綠膿桿菌可與羧芐西林聯合;對肺炎球菌可與頭孢菌素類聯合;對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可與頭孢噻肟聯合。
(2)藥動學 本品內服或子宮內灌注很少吸收,腸黏膜發炎、出血或潰瘍時可吸收相當量。犬、貓肌內注射后0.5~1h出現血藥峰濃度,皮下注射稍有延緩。皮下或肌內注射的生物利用度超過90%。吸收后主要分布于細胞外液,存在于胸水、腹水、心包液、關節液和膿液中,痰、支氣管分泌物和膽汁中濃度高。本品與血漿蛋白少量結臺合(<20%,35%),不易透過血腦屏障。也不進入眼組織中。在骨、心、膽囊和肺組織中可達治療濃度,亦能在某些組織如內耳和中蓄積。據報道,成年犬、貓的分布容積為0.15~0.3L/㎏;而馬為0.26~ 0.58L/kg。新生畜和幼畜由于有較多的細胞外液,其分布容積明顯增大。透入胎盤和胎兒的濃度約為母體血清濃度的15%~50%。幾乎完全通過小球濾過而排泄。阿米卡星的消除半衰期在馬為1.14~2.3h、犢牛2.2~2.7h、犬、貓0.5~1.5h。功能減退患畜的半衰期明顯延長。本品制成溶液給母馬子宮灌注,一日1次,每次2g,連用3天,在灌注后1h內子宮內膜的藥物濃度超過40μg/g,每次灌注后24h,其濃度仍能達到2~4μg/g。
【用途】國外用于犬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膀胱炎)及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引起的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尤其適用于革蘭氏陰性桿菌中對、或其他氨基糖苷類耐藥的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其他動物可酌情試用。也可子宮灌注治療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克雷伯氏菌引起的馬子宮內膜炎、子宮炎和子宮蓄膿。
【藥物相互作用】【注意】參見本節前言及其他氨基糖苷類。
(1)患畜應足量飲水,以減少小管損害。
(2)長期用藥可導致耐藥菌過度生長。
(3)阿米卡星與羧芐西林不可在同一容器內混合應用。
(4)本品不可直接靜脈注射,以免發生神經肌肉阻滯和呼吸抑制。
(5)由于具不可逆的耳毒性,慎用于需敏銳聽覺的特種犬。
【用法與用量】皮下、肌內注射 一次量 每lkg體重 馬、牛、羊、豬、犬、貓5~10mg 禽15mg 一日2~3次 連用2~3日
子宮灌注 一次量 馬2g溶入200mL滅菌生理鹽水中 一日1次 連用3日
【制劑與規格】阿米卡星注射液(1)lmL:0.1g(10萬單位) (2)2mL:0.2g(20萬單位)
注射用阿米卡星0.2g(20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