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分析
中國科學院分析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
卿工----13113316131
核磁共振是材料分子結構表征中有用的一種儀器測試方法之一。用一定頻率的電磁波對樣品進行照射,可使特定化學結構環境中的原子核實現共振躍遷,在照射掃描中記錄發生共振時的信號位置和強度,就得到核磁共振譜。
核磁共振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連續波或稱穩態方法,是用連續的射頻場作用到核系統上,觀察到核對頻率的的響應信號。另一種是用脈沖法,用射頻脈沖作用到核系統上,觀察到核對時間的響應信號。脈沖法有較高的靈敏度,測量速度快,但需要進行快速傅立葉變換,技術要求比較高,以觀察信號區分,可分觀察色散信號或信號,但一般觀察吸收信號,因為比較容易分析理解,從信號的檢測來分,可分為感應法,平衡法和吸收法。測量共振時,核磁距吸收射頻場能量而在附近線圈中感應到的信號,稱為感應法;測量由于共振使電橋失去平衡而輸出的電壓即為平衡法。
核磁共振分析應用:
子結構的測定
化學位移各向異性的研究
金屬離子同位素的應用
動力學核磁研究
質子密度成像
T1T2成像
化學位移成像
其它核的成像
指定部位的高分辨成像
元素的定量分析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解析
表面化學
有機化合物中異構體的區分和確定
大分子化學結構的分析
生物膜和脂質的多形性研究
壓力作用下血紅蛋白質結構的變化
生物體中水的研究
生命組織研究中的應用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手機 / Tel: +86-13113316131電話 /Tel:020-18933946343傳真 / Fax: +86-20- 8523 1035email: 13242059406@163.com
address:廣州天河區興科路368號(華南植物園南門)